红色资源为乡村振兴增添一抹亮色贵州省

  符爱波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久锋   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依托鸭池河村、索桥村、猫洞村等红色村寨资源禀赋,实施“筑固工程”(贵阳市创新推行以“筑城十带、固本千星”为主题的党建示范带创建工程),把试点村建成红色党建示范村,为乡村振兴蹚出路子、作出示范。   坚持抓根本,筑牢战斗堡垒   走进清镇市新店镇鸭池河村,红色美丽村庄入口两旁的风雨亭如书卷般展开,“红军渡”标识景墙、红军渡码头广场焕然一新。柏油路从鸭池河老街通铺过去,家家户户门前卫生干净、整洁,显示着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   “郭支书很能干、有经验,把党员群众都动员起来、组织起来,一起抓红色村庄建设,现在我们的产业强了,村庄美了,农民也吃上了‘旅游饭’。”新店镇鸭池河村村民潘国刚颇为自豪地说。而他口中说的“郭支书”,就是本次换届中连选连任的村党支部书记郭修国。   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雁;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郭修国之所以连选连任,有着必然的原因。“郭修国一方面符合换届年龄学历‘一降一升’的要求,另一方面本人踏实肯干、兢兢业业,在推进红色村庄建设中有思路、有干劲、有办法,党员群众都很支持。”清镇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慧荣介绍。   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政治性、政策性强,必须筑牢红色村庄战斗堡垒。贵阳市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16家市直单位为成员的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调度试点建设工作,及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细化任务清单,将试点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成效考核、县乡党委书记党建述职内容。优化组织设置,创新试点村“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村党组织体系,整合驻村干部、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党小组组长等力量,编组编队进入网格,推进网格化管理与基层党组织设置深度融合。   贵阳市以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成员,换届后红色村庄实现年龄降下来、学历升上来、后备多起来,党组织书记全部实现“一肩挑”。对红色村庄“两委”班子进行全覆盖轮训,建立村干部岗位等级序列制度,加强阵地、经费等保障;依托“筑红云APP”探索推进党员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措施,推行“党建+积分”,开展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等,发挥党员在产业发展、整脏治乱、移风易俗等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坚持抓标准,科学规划建设   走进修文县谷堡镇索桥村,绿瓦白墙错落有致,红色绘画跃墙而上,整洁的房屋在花草绿植装扮下更加清新亮丽,新修复的红军步道蜿蜒绵长,索桥古渡遗址仿佛正在诉说当年的战斗事迹。这些井然有序的红色设施布局,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村庄建设规划。   “村‘两委’干部实地走访余户村民,通过召开坝坝会、组织座谈等形式宣讲试点建设政策、收集基础资料、征求群众意见,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主动参与进来,支持和创建起来。”修文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李昌发说。   自年被列为贵州省23个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以来,索桥村党支部依托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贵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选派的优秀团队与驻村规划师,通过多次实地调研、与群众座谈,在妥善保护好“索桥”古渡文物古迹的基础上,按照“红色索桥、田园猕香”的总体定位,打造红色文化引领社会治理有效的示范点、修文猕猴桃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示范点、节地型生态宜居乡村振兴的示范点的规划布局,将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规划和红色美丽村庄规划有机融合,实现了资源互补、协调发展,为红色乡村建设“塑形”。   制定一个好的规划,是开展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贵阳市通过聘请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专家团队按照“多规合一”,科学把握村域特色、民俗风情、文化传承、历史脉络和村情民意,高质量编制整村发展规划,统筹做好红色资源保护开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建设,做到发展有遵循、建设有依据。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红色村5人小分队”,深入群众,收集听取群众建设性意见,及时为项目规划编制提供“第一手资料”。编制形成后,组织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对规划建设内容进行审议,通过村、镇、县、市和省级指导性审查。   坚持抓统筹,做好运营管护   “如你所愿,幸福红庄,继承英烈遗愿,怀揣振兴梦想……”清亮的村歌回响在息烽县猫洞村的每个角落,正引领着全村群众奔向美好未来。   近年来,猫洞村成立包含餐饮、住宿、文创产品及农特产品销售等经营范围的公司,建立村集体收益“”分配机制(70%用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经济组织公益事业、集体经济组织办公等;20%用于村集体经济组织福利向全体村民进行分红;10%用于村集体经济组织绩效奖励,引导村民通过土地、资金等入股),全村户农户成为村集体合作社社员,解决当地50余人就业,带动户农户户均增收元以上。   红色村庄建设,最终落脚点在于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群众的“红色福利”。贵阳市结合红色村庄的资源禀赋、气候环境和群众意愿,以红色生态资源引领绿色产业发展,明确村集体参与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及建成后的运行管护,建立运用好利益和责任联结机制,带动群众发展致富。清镇市鸭池河村围绕鸭池河酥李地标产品优势,引入新品种“国丰7号”精品酥李实施30亩试验示范项目,修文县索桥村围绕农文旅一体化,充分挖掘运用红色资源,延伸旅游产业链条,联合市、县党校探索开发红色文化现场教育,进一步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为做好红色村庄建后的运营管理,贵阳市横向推广“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网络建设,纵向构建“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员联系户”组织体系,将红色美丽村庄规划执行、维护管理情况纳入村规民约,通过入户走访、院坝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24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