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人民与母亲河相依相守的动人故事江

北京哪个皮肤科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708/4652392.html

贵阳网讯乌江,贵州第一大河,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全长公里,在贵州就有公里,乌江流域横跨贵州贵阳、六盘水、安顺、黔南等地,贵州世世代代人饮乌江水长大,她滋润了黔贵大地上数千万的贵州人民。作为贵州的“母亲河”,她当之无愧。

站在息烽县石硐镇高安所水库水岸,只见两岸青山巍峨苍翠,水光潋滟,日辉落河,波光粼粼;清风拂面而来,洗去了一身的尘埃与疲惫。

高安所水库水岸风景如画

乌江水带来的这副生态美丽画卷,实属来之不易。

乌江峡谷延至息烽时,似乎“咬了一口”这里的山脉,形成峡谷下切,受此影响,贵州喀斯特地貌特征在这里尤其明显,山高谷深,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严重。

直到坡耕地水土保持的治理,灌溉用水的管道延伸到高安所水库;直到就地取材,石头变坎,纯白色的脆李花开遍漫山遍野;直到乌江水“甜蜜了”这里的一方产业,浑厚饱满的“弥天大圣”猕猴桃、嘎嘣脆的脆李,招人口水的黄金李、味道鲜美的羊肚菌……食客得以一饱口福,也源源不断地为附近村民提供务工机会,村民收获了甜蜜日子。

燕志英就是分享这份甜蜜的其中一员,在水库不远处的贵阳市2.5万亩高保准设施蔬菜保供基地,花菜蔬菜大棚里,村民燕志英正在忙,锄头一上一下,被摘了“心”的花菜残苗被连根拔起。

燕志英正在花菜蔬菜大棚里做农活

“在这里的活路累吗?”

“不累,比自己单干农活单纯得很多,自己种地既担心销路又赚不了多少钱。”

“那做一天工能拿到多少钱?”

“按50块钱一亩,我今天铲花菜地差不多能铲2亩,就有一百块钱。而且年底家里的六亩地还有元的土地流转分红。”燕志英说,杵着锄头柄,面对记者笑得有点腼腆。

在贵州境内的乌江流域,受惠于母亲河的恩泽,日子越过越好的老百姓成千上万。凉井村的村民刘明仙深有体会,修文县六桶镇凉井村,坐落于距乌江上游水六广河米垂直落差的山崖上。米垂直高差将凉井村与母亲河“血脉相隔”,近百年的时间里,凉井村吃着“望天水”,“守着大河没水吃,名叫凉井没口井”。

站在凉井村俯瞰六广河

刘明仙今年65岁,是守着六广河长大的。3月25日,见到刘明仙时,她正在家门口的自来水管前,放水洗青菜,准备晚饭。回忆起从前吃水的艰辛,她万分感慨:“以前半夜我们还在拿着电筒到处找水,寻到哪里的溶洞有水,要连夜守着,用扁担挑回水窖,来回两公里挑上两三回,有时挑到天亮。”

这是凉井村通自来水的第10个月,告别了吃“望天水”的日子,刘明仙家里养了牛,开了一家小卖铺增加收入。

黄昏渐晚,六广河两岸山色被夕阳染成璀璨金色,站在凉井村俯瞰六广河,那条长2.4公里的水管弯弯曲曲直通山顶,执拗、坚韧,像极了凉井村村民凿崖引水,破解百年“水困”难题的决心。

长2.4公里的水管,部分管道弯弯曲曲直通山顶肉眼可见

暮色渐浓,对岸灯火渐明,站在凉井村俯瞰六广河,讲着凿壁引水的故事,说着未来发展,感受着母亲河的博大胸怀,村委会主任贾佐益很是动情,他说,吃水问题解决了,村里发展起蛋鸡养殖、生猪养殖等养殖业;正在规划发展小麦、油菜和豆类深加工,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真正让凉井村村民的日子好起来。

地处乌江水系的黔南州龙里团结村团结河,这里的小流域治理——引进耐旱、耐高寒的绿茶种植产业,连片的荒山坡地正在被“救活”,变废为宝。

龙里团结村荒山绿油油的茶苗

站在团结村山腰,放眼望去,三四台挖掘机正在工作着,发出“哐哐哐”的声音。

“这是在修房子吗?”有人问。

“不是的,他们正在进行茶业种植,这是一种在水土流失地里专门采用的‘水平阶整地’,这种方法能使水分均匀分布在每一垄土里,防止水土流失。”龙里县水土保持站项目负责人陈应旋答道。

黔南州龙里团结村村民正在赶春耕、种茶苗

正在地里赶春耕、种茶苗的村民吴阿姨告诉记者,“过来干活每天会有人开车接送,一天能拿到块钱左右的工钱。”茶叶种满坡,村民期待着3年后,“翠绿满山,茶溢飘香”。

黔南州龙里团结村村民正在赶春耕、种茶苗

乌江两岸,贵州百姓倚靠在母亲河的臂弯中,依据当地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写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擘画贵州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年,乌江航道全线通航,巨轮穿梭,通江达海:江,是长江经济带;海,是海上丝绸之路。遥想当年秦国大将司马错率十万之众溯流而上,开乌江航路。而今正值“十四五”开局之年,变的是两岸人世,不变的是浪遏飞舟,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助力“黔货出山”,在扩大开放、融入新发展格局上闯新路。

蓝图落地,未来可期。

新闻背景:

年2月3日,正值立春节气,习近平总书记带着对贵州人民的牵挂,带着浓浓的江河情怀来到贵州视察,在乌江考察调研时,总书记由衷赞叹“乌江不愧为贵州的‘母亲河’!”

可以说,贵州“母亲河”乌江之变是贵州发展之变的一个巨大缩影。为庆祝建党周年,由贵州省水利厅组织,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贵阳晚报等14家媒体共同参与,“江河颂·乌江之变”主题采访活动如火如荼开展。记者深入乌江流域贵阳、毕节、六盘水、龙里等基层一线采访,全面展示贵州省水利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经验成效,讲述乌江沿岸贵州人民与“母亲河”相依相守,因水小康、因水巨变、因水幸福的动人故事。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曾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5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