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十三五时期成就巡礼之易地扶贫搬

白点风 http://baidianfeng.39.net/bdfcs/jiankang/

一场波澜壮阔的幸福大迁徙,改变了一万多贵阳儿女的生活和命运。年6月,随着户、人全部搬迁入住新家,贵阳提前完成“十三五”期间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如何让易地扶贫搬迁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贵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的决策部署,以“六个坚持”和“五个体系”建设为根本遵循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先后在乌当区、花溪区、清镇市、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规划建成9个城镇化集中安置点,并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创新性地启动实施“共筑行动”,持续做好后续扶持,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如今,从大山深处搬出来的群众入住各安置点已至少一年以上,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每个安置点都实现了“五通三化”,配套建设“八个一”服务工程,每个搬出“穷窝”的群众都在新家“安居”。

每个安置点都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就业培训,举办专场招聘会,积极招商引资,建设“扶贫车间”,开发公益性岗位,让曾经的农民变身新市民后能够“乐业”。

通过党员干部长期结对帮扶、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搬迁群众主人翁意识培育等具体举措,扎实推进“五个体系”建设,打通了服务搬迁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挪穷窝拔穷根

共筑美好新家园

清晨的开阳县蒋家寨,山林环抱,青葱翠绿。

走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绿树掩映中的一幢幢红顶黄墙的小高楼鳞次栉比,柏油马路干净整洁,卫生室、警务室、文体活动中心以及绿化、广场、健身器材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小学、幼儿园、农贸市场等配套公共设施就在旁边。这些,在9个安置点都是“标配”。

“十三五”期间,贵阳市9个安置点共建设住房套,共计24.2万平方米。在做好住房质量监管的同时,贵阳更注重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安置点引入社区建设理念,完善扩展功能,实现“五通五化”,即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网络,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建立便民利民“八个一”服务工程,即一个综合服务中心、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个文体活动中心、一个老幼服务活动中心、一个党员活动中心、一个平价购物中心、一个警务室、一个卫生室。还配套建设了78个铺位、个门面方便搬迁群众生产生活。

开阳县蒋家寨安置点共集中安置了来自全县16个乡镇的户、名搬迁群众。在小区超市前,37岁的蒋刚正带一家人忙着补货。他是这家超市的老板,也是小区里公认的致富带头人。

但在搬迁前,他家却是另一番模样。他的老家在开阳县高寨乡高寨村王选组,当地土地石漠化、严重缺水,农业发展不好,也没有产业支撑,他外出打工,破旧开裂的房屋成了危房不能住。

搬到蒋家寨来以后,蒋刚一家住进了平方米的三居室新宅,窗明几净,电器齐备,还在小区开起了便利店,结束了四处漂泊的打工生涯。

便利店开起来以后,他先后获得了10万元创业贴息贷款、前三年每年元的场租补贴、“村村通”业务每月元补贴、电商业务每月元平台补助等。凭借着政策春风和自身努力,小便利店很快扩展成了现在平方米的超市,稳定的收入让他家迅速摆脱了贫困。

“搬过来后这两年里生活有了彻底改变,老人看病有社区卫生室,娃儿读书走几步路就到,生活舒心多了,真得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呀。”蒋刚说。

强机制结对子

“共筑行动”稳人心

易地扶贫搬迁彻底改变了搬迁群众的居住条件,但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家乡来到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巨大的反差,带来了适应问题、生计问题以及就医就学等问题。

为切实解决搬迁群众融入新环境的各种不适应,贵阳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的实施意见》《贵阳市开展“共筑行动”推进搬迁群众融和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建立起政府主导、党员干部主帮、社会各类资源广泛参与的帮扶机制,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增强后续发展能力提供了坚强保障。

为充分调动和激发党员干部、搬迁群众和社会力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贵阳建立起“市领导包保县,县领导包安置点,科级领导包楼栋单元,党员包户”的结对帮扶工作机制。

“是易地扶贫搬迁改变了我们一家人的生活,没有党和政府的帮助就没有我家今天的幸福生活。”清镇市安置点站街镇枫渔小区搬迁户谢兴照说。

今年30岁的谢兴照老家在清镇市流长乡羊坝村大洞口组,一家四口人中,73岁的奶奶双目失明,父亲残疾,母亲因先天性贫血而不能干重活,他本人右耳完全封闭还严重面瘫,但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他不得不长期在外漂泊打工。

搬到安置点后,谢兴照一家成为清镇市人社部门的帮扶对象,了解到他家的特殊情况后,推荐谢兴照出任小区居委会文书,推荐其母亲到家具厂食堂上班。

现在,谢兴照和母亲在单位踏实努力工作,深受单位领导和同事好评,一家人每月收入达到元左右,家庭经济得到改善。

目前,全市名党员与户搬迁群众结成了帮扶对子。他们每月不定期走访搬迁户,实现结对帮扶安置点全覆盖、搬迁户全覆盖,帮助解决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和操心事,也快速稳住了搬迁群众的心。

“我搬过来时谁也不认识,所以很少出门。和我结对的帮扶干部特别热心,没事就来家里和我拉家常,带起我去附近到处转,参加各种活动,支持我去跳坝坝舞。现在我对周边环境很熟了,坚持跳舞身体也好多了。”花溪区安置点南溪苑的搬迁户王明俐说起结对帮扶自己的党员干部时心怀感激。

抓载体促融入

共筑和谐新风尚

安置点搬迁群众大多来自不同地方,原来的生活环境不同、民族不同、风俗习惯迥异。如何让搬迁群众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变、快速融入新环境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的重点。

花溪区安置点南溪苑共安置了来自7个乡镇54个自然村的户、名搬迁群众,刚搬来时很多人的生活习惯一时还改不过来,在阳台上养鸡、花坛里种菜、乱丢垃圾等现象时有发生。

对此,南溪苑大力开展“共筑行动”,落实“五有”措施,将所有工作人员、网格员和志愿者纳入街道信息网作为发现问题的眼睛,积极走访群众倾听呼声,及时掌握和化解各种邻里矛盾纠纷;成立“红袖标”巡逻队,加强小区治安巡逻,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强化宣传教育,传播正能量,引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同时,结合搬迁群众的民族文化特点,组建了民族舞蹈队和芦笙队,经常在重要节假日举办贴近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

南溪苑像阳光呵护树苗一样关心、爱护搬迁群众,不断激发其内生动力和主人翁意识,共同培养建立了良好和谐的社区新风尚。

和南溪苑一样,一年多来,贵阳各个安置点不断推进“共筑行动”,完善“五个体系”,通过强化基层党建体系、丰富文化生活、加强社区治理,使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尽快转变身份、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

在基层党建体系建设方面,9个安置点共有党员名,6个已成立党支部,选派优秀干部任党支部书记。党员干部开展“5+N”活动,3余名党员带领余名群众乘公交车、进银行、逛菜场、到医院、去学校,让他们迅速了解小区功能、熟悉生活环境。

在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为户搬迁群众制作了新旧房屋对比照片,同步开展感恩教育场次、普法教育63场次、市民意识培训71场次等,凝聚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正能量。在安置点设立党员之家、职工书屋等,举办各类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在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中,6个安置点已成立居委会,设立问题咨询和投诉信箱,及时解决群众的问题和邻里之间的纠纷。每个安置点设置1个社区警务室,配备1名社区民警,建立治保组织、义务巡逻队等群防群治组织,大力推进“天网工程”“雪亮工程”“智慧门禁”等,保障搬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个个项目的落实,一次次活动的开展,不但丰富了搬迁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了搬迁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更促进了社区内部的融和发展。

重培训助就业

共筑幸福新生活

稳定的就业和收入是搬迁群众最现实、最普遍、最直接的问题。

贵阳坚持对搬迁对象就业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大力开展就业培训工作,通过在安置点设立服务中心、举办易地扶贫搬迁专场招聘会、引进扶贫车间、开拓公益岗位等多平台、多渠道、灵活多样的举措促进就业、增加收入。

“通过就业培训,我学会了缝纫,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工作,既照顾了家人,每个月还能拿到0元左右的工资。”修文县龙场镇安置点的搬迁户张芬高兴地说。

张芬是修文县安置点户、名搬迁群众中的一员,搬迁前因为家里有母亲和一个幼儿需要照料,她一直没法出去工作,现在她在小区附近的服装及床上用品加工车间上班。

张芬所在的扶贫车间配置了缝纫机55台,有65人工作。这样的扶贫车间在安置点已有5家,为小区提供了近个就业岗位。此外,安置点还有生活服务区、二手交易区等各类商铺共31间,开设了超市、便利店、理发店、餐饮店、生鲜店等商铺,构建起“工厂开在家门口、车间就在楼底下、致富就在社区里”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不仅完善了“五个体系”的服务功能配套,更引导鼓励着搬迁居民创业增收。

息烽县完善培训和就业体系,创新就业方式,试行未搬迁先就业。搬迁前,安置点举办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就业招聘会,12名搬迁对象成功应聘到生鲜超市就业,月平均工资元。搬迁后,开展技能培训人次,举办专场招聘会3次,推荐岗位个。

清镇市规划安置点首先考虑就业方便问题,把安置点设置在工业园区核心区。群众搬迁入住后,狠抓组织就业、创业培训和推荐就业工作,实现了%户均一人以上就业的目标。还将小区门面、商铺、停车场等资产进行统一经营管理和开发利用,以一定期限免租金租给小区的诚信居民;建设平价惠民农贸市场,分配给搬迁群众进行管理等,实现搬迁户长期、稳定、可持续增收。

开阳县累计开展缝纫工、中式烹饪、家政服务、育婴师、电工等技能培训28期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40个;加强就业援助,搬迁劳动力中现有人领取每月元的就业援助补贴。加强安置点产业配套,建成1.2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现有5家企业入驻,全部开业后可提供就业岗位个以上。

“共筑行动”实施一年多来,所有安置点都建设了1个以上的扶贫车间,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今年老家三块地元的租金已经发到手里了,这让我住在城里就彻底放了心,再也不用两头跑了。”乌当区安置点云锦尚城搬迁户刘安喜高兴地说。今年,《乌当区易地扶贫搬迁“三块地”管理方案》出台实施后,他便将搬迁后留下的老家下坝镇岩山村15亩闲置耕地流转给公司发展新产业,以获得租金和分红。

为了让搬迁群众迁出后再无后顾之忧,乌当区大力盘活搬迁群众的宅基地、林地、耕地“三块地”,依托产业革命、“三变”改革、退耕还林等,引入经营主体,以“公司+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的运作模式,整合“三块地”的资源,通过再开发再利用,以种植经济林、建设苗木基地等方式为群众拓宽增收渠道,彻底解决扶贫搬迁后土地荒废、闲置问题。

在“十三五”的扶贫搬迁路上,贵阳各级党委、政府与搬迁群众一起,风雨兼程,砥砺奋进。

在“十四五”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贵阳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如既往、高质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持续深化“五个体系”建设,推动“共筑行动”结出更丰硕的成果,确保政策不松劲、力量不减弱、工作不断档,继续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让搬迁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来源

贵阳日报

编辑丨赵子滟

编审丨刘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0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