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修文县谷堡镇平滩村探索“党建产业”模式,以推动猕猴桃产业全面升级为抓手,强化能人带动,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实现党建与产业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呈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良好势头,走出一条“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建引领产业兴”的发展新路。年,平滩村猕猴桃产量达1.8万吨,产值超1.5亿元,荣获国家农业农村部授予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的荣誉称号。联户种植“深耕细作”,促产业规模。作为修文猕猴桃的发源地和核心产区,现有约30年的种植历史,是全县猕猴桃发展最早、种植规模最大的村子。产业发展之初,通过党员作示范引领,由7名党员联户种植余亩猕猴桃,3年挂果后,形成“一亩猕猴桃园,十亩玉米地”产业效应。发动全村党员参与种植,带动45户名群众通过跟随创业、抱团发展等方式融入共富产业链,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种植猕猴桃余亩,带动户均增收余元。在品种、品质、品牌上下功夫,推动产业从零散种植走向规模发展、从粗放种植走向精细管理,实现了从“品”到“业”的迭代升级。目前,该村共发展猕猴桃种植1.3万亩,覆盖全村94%的土地,全村年均产业收入1.5亿元,年人均收入3.6万元。通过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助力修文猕猴桃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区域性公用品牌荣誉。组织搭台“强筋健骨”,优产业结构。发展壮大产业,提升果品品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产业发展中将党组织嵌入到乡村振兴中,组织助推产业,党员带头示范,党支部领办农业合作社5个,党员示范种植户42家,为提升猕猴桃品质,党员对农户开展“一对一”帮扶指导,利用远教平台、新时代文明讲习所、院坝会等开展技术培训,分享种植经验。全村形成了“十里走廊、百户示范、千家种植、万亩基地”的特色产业,实现了“党员聚在第一线,群众富在产业链”的发展格局。畅通党员跑市场,打通全国13个省的销售市场,年销售量70万斤左右,依托产业探索推进“1+1”混合发展模式建立废料加工厂,推动产业发展闭环增效,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0到50万的跨越突破。农旅融合“遍地开花”,享产业红利。该村做足生态“绿色文章”,共享产业“流金淌银”。把发展猕猴桃作为特色优势和富民支柱产业,扩园区、壮龙头、扶农户、兴业态,重点培育“产业+旅游+”为一体的5个猕猴桃园区,打造了平滩村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成“十里走廊”生态观光园,通过挖掘产业优势资源、特色文化,推动了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快速转化,实现了乡村旅游有业态有品味。以平滩为切点带动该镇每年接待游客量达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万左右,发展农家乐12家,建立16个“种养摘”体验园,游客认领猕猴桃树株。目前,平摊村95%以上的村民参与猕猴桃种植,其中产量高的种植大户年收入达万元,收入最低的也有几万元。延链圆链“增资添彩”,造产业爆品。平滩村在产业发展中注重全产业链的发力,在延链、补链、强链中把更多的效益留在村内,近年来该村与京东平台等电商合作建立直播基地,打通了生产端、销售端和消费端,推动产、供、销统一联动,带动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做大做强猕猴桃加工流通渠道,推动特色产业向优势产业区集中布局,围绕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现代化产业集群,培育专业示范,打造产业转型升级和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新载体,把产业真正做“特”,让特色产品真正“出圈”爆红,擦亮共同富裕的“绿色密码”。平滩村培育优质果园8家,年用于深加工的猕猴桃有30万斤,培育电商主体5家,电商销售销额达万,不断增强农村电商服务产业发展的功能,通过优质农村电商主体的培育和服务覆盖面的延展,畅通消费市场的通道。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邹林通讯员袁俊贺文沣编辑段超木二审邹林三审曾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