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有个古庄园村,坐拥6座古庄园遗址

北京痤疮权威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9306187.html

在修文县洒坪镇的阳桥村,一个小小的村庄里,居然存在着6座古庄园遗址,外人鲜为人知,就连当地人对这些即将消逝的“老古董”也说不出一个子丑寅卯来。近日,都市新闻记者和几位文化专家学者深入阳桥古寨进行了探访。

古庄园里的古香炉。

“阳桥六寨”风光不再

走到阳桥村村口,放眼朝村庄望去,整个村落与河对面的村庄一起呈盆地形,阳桥这边村落三面环山,白岩耸峙;一面环水,河对岸就是清镇市,村前就是雄奇壮美的猫跳河大峡谷索风湖风景区,湖水围绕着村庄的半壁河山,呈碧水饶金盆之势。这个村口,名叫石关口,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气概。

记者来到猫跳河大峡谷索风湖风景区。峡谷内风光雄奇,景象万千。有40多米高的崖壁飞瀑汹涌,有窄得只能过一条游船的一线天,有雄奇壮美如刀劈的绝壁,有碧波荡漾的平湖风光。经地质、旅游、文化专家考证,峡谷最初形成于古生代寒武纪地质时期,距今已经有4亿多年的历史。

据全省旅游普查结果显示,这个大峡谷拥有2个国家级旅游资源单体、1个省级旅游资源单体。专家认为,阳桥村不仅自然资源丰富,“家底”殷实,而且文化底蕴深厚,“含金量”极高,具有极高的审美、科普、人文、开发价值。

据当地群众介绍,阳桥很早以前人烟密集,有6个寨子都住满了人。可是,这个曾经风光一时的“阳桥六寨”,被十里八乡羡慕为柴煤水火齐全的风水宝地,如今“阳桥六寨”已经风光不再。有的寨子已经严重“空心化”,旧房凋零,只有一两户人家居住,多数村民已经陆续成了城市人。只有两个主寨还住有数十户人家,但常住人口也只不过二三百人。

专家考察索风湖峡谷。

消失殆尽的6座古庄园

走进阳桥古寨的寨子中心,几栋破破烂烂的木瓦结构高架房耸立在眼前。

记者走近第一座庄园一看,只见院子里已经种起了庄稼,房体已被藤蔓爬满。檐坎上的青条石很是显眼,均由长约多厘米、厚约50厘米的整石砌筑而成。檐坎上放着一口大水缸,水缸正前方刻着依稀可见的“民国元年造”几个大字,这个水缸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

顺着几步梯子走进房内一看,里面乱七八糟,房屋岌岌可危已成危房。不过楼房用材极佳,柱子均由大原木做成,大门、门槛、板壁几乎完好。但是,屋顶上的小青瓦已经垮落不能遮风避雨,许多椽皮已经腐朽不堪。“这个庄园以前是个三合院的大宅子,配有厢房、碉楼等,如今只有正房存在了。”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走进第二座庄园看到,同样是木瓦结构的这栋楼房还算周正,没有发生倾斜和垮塌现象。院子、檐坎、青瓦、板壁保存完好,但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照管了,这栋老房子的命运同样堪忧。

据村民介绍,这栋老庄园原本也是个三合院,只是厢房垮塌了,如今已经砌成砖墙猪圈了。

再到第三个庄园一看,整栋楼已经垮塌全部趴在地上了,看得令人心痛。“这是一栋古老的庄园,可惜这栋四合式的天井院了!”据一位70多岁的村民介绍,这栋天井院以前有很长一段石梯进入,“朝门”处的柱子上、门头上雕龙画凤,十分精美。院子里有正房、走马转阁楼式的厢房、工人住房、粮食加工作坊等,是阳桥各六大庄园之中外观气势最雄伟、做工最精美、规模最庞大的一座。

其余三座庄园,如今已经被砖混结构房子取代,以前的木瓦结构高架房已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继消失,如今连遗址都难寻。

专家考察古庄园

是明清军屯文化遗址?

如此一个边远、偏僻的小村庄,为何有这么密集、规模庞大的多座庄园落户此地?记者采访了几位年纪较大的老人,大家都说不十分清楚,就连住过这些房子的人也说不明白。大家都只是粗略地说,这些房子已经年代久远,随着村里一代又一代的老人逝去,口头流传下来的信息已经越来越少了,文字性的记载更是没有。

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告诉记者,称这些老房子以前都是贾氏家族的衙院和居住庄园,解放后被没收充公重新分配后,就已经不是贾氏家族的财产了。后来,由于这些老房子都年久失修,一座座逐渐垮塌甚至消失。

为了寻找这些古屋的历史来源,记者查阅了大量古籍史料和当地多户人家的族谱,终于在一些史料中发现了有价值的线索。

记者在《修文县志》中关于该县大姓的介绍中发现一段记载:“贾姓,汉族,河南籍。贾登联乃入黔将领贾涯之八代孙,崇祯置敷勇卫(今修文),驻军濯灵(今修文县六广镇)千户所辖地阳桥,后奉调出征川东,眷属继住。”

从以上正史记载中,可以得出三大结论。第一,阳桥为明朝时期入黔将领贾涯之后代居住地。第二,阳桥为濯灵千户指挥所的一个重要屯军地,也是军队眷属的居住地。第三,如果从崇祯年间起计,阳桥驻军历史至少已经有将近年的历史。

同时,记者从当地《贾氏族谱》中也得到了印证。据《贾氏族谱》记载,明洪武三年(公元年),贾氏入黔始祖贾涯奉朱元璋命,率兵入黔收复元朝残余势力归明廷,平定后晋升兵部侍郎、怀远将军,子孙世袭千户侯指挥之职,世代镇守贵阳边关。贾涯后人中出文官武将数十人,后裔世居修文阳桥一带。

从贾氏族谱中可以看出,从贾涯入黔(公元年)起计,至今贾氏入黔已经有年的历史了。

但至于阳桥的多座庄园是何年建造的,至今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还需专家进一步考证。

搜出斤重大关刀的庄园。

专家呼吁抢救性保护重建文化古寨

由此可见,阳桥乃明清贾氏千户侯世代驻军地,也是置业地、眷属住地。在贾氏族谱中,记载贾氏受封的封地中有多处提到“三十二里”、“轿子山八庄”等地域。如今,从六广河上溯至猫跳河一带,被称为贾家寨的地名就多达4处。

由此可见,阳桥六大庄园,就是贾氏家族世代的置业和衙院,可惜如今已经几乎荡然无存。

据当地村民介绍,阳桥村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寨中古树成林,田土肥沃,柴煤水火齐全,很多资源在村内就可实现自给自足,无须外援,是远近十里八乡出名的风水宝地。村内四五人合围的古银杏树、沙棠树、榉木树、蚕桑树若干,大部分毁于文革时期。最后一株古树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被砍伐倒卖,十分可惜。现存只有一株古蚕桑树、一株古蒙梓树、一口古泉。另有一处古法榨油的碾坊,早已经踪影难觅。

另据当地村民介绍,当地如今还留下一些与明清军屯文化有关的地名,就在那个险要的村口附近,有营盘山、营盘顶、哨卡堡、跑马槽、石关口等军屯文化遗迹。记者在哨卡堡山上还看到,还留有军事古堡的墙基等遗迹。

有贾氏族人还盛传,有人在“大跃进”时期,从一座庄园里曾搜出一把重达斤的大关刀,是贾涯的第十五代孙、镇威将军贾怀琏使用的战刀,可惜已被丢进熔炉炼钢铁了。

从村内所留下的古树、古庄园、古堡、古营盘等遗迹来看,阳桥村是一个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古寨。文化专家学者和当地群众都发出呼吁,希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迅速抢救性保护这一文化遗产,将阳桥村作为文化古寨进行保护、规划、重建,使其重现明清军屯文化景观,保留这一不可多得的大明遗风。

都市新闻

记者贾华

编辑皮亚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6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