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笔者走进修文县阳明洞街道营官村大伦种养殖场李子种植基地,李树郁郁葱葱,一个个饱满圆润、翠绿欲滴的青脆李挂满枝头,引来了不少果商和游客前来采摘。在营官村,王大伦是村里有名的种植大户。然而,在种植的过程中,他却也有着很多心酸经历。今年51岁的王大伦。今年51岁的王大伦,是土生土长的营官村人,小时候由于患上小儿麻痹症导致了右脚残疾,但他从未想过要依靠谁,而是选择一直奋斗。果树种植,是他18岁就开始的事业。年,王大伦与父亲前往福建游玩,在那儿,农民因种植水果实现丰收。受此启发,王大伦父亲回家后就开始筹划梨树种植,他便成了助手,每日跟随父亲在果园里劳作。就这样,种了长达二十五年的梨树。起初梨树种植效益不错,但要实现增收却不太容易,且梨树不断老化,挂果率不高,他便想开始新的尝试。年,偶然间他从亲戚口中听到青脆李单价可以卖到12元。自此,在梨树上嫁接李树的想法在王大伦脑中萦绕。年,凭借着丰富的种植经验,王大伦筹集了两万元开始李树种植,除了在梨树上嫁接外,他还向其他村民租了土地,一口气便种植了40亩。此外,他还探索林下套种花卉苗木,扩展增收渠道。青脆李挂满枝头。在此期间,他的妻子很不理解,觉得他是在做无用功,可是王大伦却说:“我虽然是个残疾人,但我人残,志不残。认定了的事情,我就一定要把它干好,要干出名堂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年,李树实现了初挂果,王大伦实现2万元的收入。这一年,他又重新扩展种植面积。如今,王大伦的种养殖基地已由最初的40亩发展到70多亩、共栽植李树多棵。今年8月初,王大伦家的青脆李陆续上市,每天可销售斤左右。多年来的用心经营也收获了市场的认可。王大伦的青脆李种植基地。“这个李子味道好,在市场上好卖。”来自修文县小箐镇的果商余燕说道。余燕是他家的老顾客了,说起王大伦家的青脆李赞不绝口。“我家的李树用的都是农家肥,绝对绿色生态,又脆又甜。”王大伦自豪地说。王大伦种植青脆李的底气,来源于营官村大力推进精品水果种植。近年来,为了让致富带头人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营官村大力支持产业带头人发展果树种植、林下养殖,每年还会邀请农业专家到村开展技术培训,切实实现种植业高质量发展。“目前,营官村种植猕猴桃余亩、青脆李亩、桃子亩、葡萄10余亩,农业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打造精品水果种植,积极与专业大户、电商平台、网上销售、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系,发挥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强化产销对接,农产基地建设。”修文县营官村党支部书记袁达富介绍道。(文/图李宇、周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8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