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癫疯办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0626/4197040.html
本来我想要统计贵州各地知府的工资待遇来着,但是工作量太大了,只统计了贵阳府的情况作个参照。古代的工资待遇有现在两部分,一部分是名义工资。俗称俸禄,名义工资按年支付(年薪)这个又分为两部分,白银支付和实物支付,实物支付就是禄米,当时上等的大米,但是我没有查到当时贵阳官俸包含禄米这一项。暂且算是没有吧,等哪天查到了再跟大家说。古代除了名义工资,还有额外补贴。蔬菜烛炭补贴,灯红纸张补补贴,这项福利就有几十两,大概上万元的进项。还有就是古代白银的购买力各个时期都是不一样的,我还是以鸦片战争时期的道光二十三年作为基数讲。经常看电视和武侠小说,大侠们动不动就抽出十两白银,一百两白银给店小二,那是不可能的。两是重量单位,十两就是一斤,一百两就是十斤,谁会有事没事放这么重的东西在身上,《红楼梦》里面刘姥姥说二十两银子就够平常人家过一年的了,大侠们吃个饭就花了普通老百姓半年的开销。那么一两银子折合人民币多少钱呢,清朝中后期一两银子可以买一石米(斤),年的米价钱一斤三块五,一两银子就是元。但是请注意,当时的贵州山多田少,本来大米产量就很少。而且在杂交水稻没有推广之前古代的一斤米的价值量远远大于今天的价值量。还有古代的粮食加工技术,你要把稻谷加工成大米吧,人工费很高的。还有运输费,比如你要从平坝县或者惠水县运两百斤的大米到贵阳出售,那么一路上要么就是肩挑背扛,要么就是驴背马驮,一斤三块五还不亏死,所以道光年间贵阳府的一两白银价值量姑且算元吧。这个我认为已经偏低了,还有就是清代的养廉银的问题,因为古代老百姓上交的白银杂七杂八的,成色不是很好。再加上官府要把白银熔铸成银锭,在这熔铸的过程中要有损耗,这个损耗当然还是老百姓来出,比如你名义上要交一两银子的个人所得税,但是实际上还得多交0.1两的熔铸损耗费。至于怎么交,交多少完全就是看当地官员的心情了,这个就构成了很大一笔灰色收入。到了雍正时期朝廷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就把这种以损耗为名多收费合法化,比如说我可以承认这笔额外收入是来源于来百姓,但是一两银子只能多收0.1两的损耗费,不能随便多收。这笔多征收的钱由各地统一征收汇集到省布政司衙门(管理财政的机构),再由省里统一拿这笔钱给官员放补贴,叫做“养廉银”官员拿到手的养廉银要比实际工资多几倍。
古代的银锭清代云贵地区的一把手是云贵总督,但是云贵总督在贵阳待的时间不长,有的时候在安顺办公,有的时候在云南曲靖或者昆明,在这里不算总督大人工资。从贵州巡抚说起,贵州巡抚管理一省的军政民政,是省内一把手,相当于今天的省长级别。其个人名义工资为两(元)养廉银两(元),所以贵州巡抚的年收入加起来就是12两(差不多就是万元人民币),巡抚大人下面还有办事人员吧,看门的,守卫的,传报的,书写文案的,一共配备38人,每人的年薪6两(2元)差距是不是很大?
第二位:提督学政,学政掌管一省的乡试和教育,其职能大概类似于今天的教育厅长,但是在古代学政的级别和一把手巡抚是平行的关系。学政由中央特派下地方指导工作,在官衔上挂在中央的官职,工资待遇也是按照在中央的官职发。但是因为下到地方指导工作,路途遥远。还要以钦差的待遇作为补贴,但是工资是由中央户部发,不由地方财政负担。提督学政正名义工资两(元)养廉银两(0元),加起来学政年薪为万元左右。下面的办事人员30人,每人年薪也是6两(2元),清代布政司和按察使司与学政官阶相同,所以工资待遇一样。布政司属于巡抚的属官,管理一省的财赋及人事,大致相当于分管财政和人事的副省长职务。下面有经历一人,年薪和养廉银共两(520元),都事一人,年薪两(元)以及库大使一人,照磨一人,按察使司,掌管一省的刑狱,司法检查和邮传,大概类似于政法委书记。照磨一人,司狱一人,与前面的布政司的属官待遇一样。
古代衙门第三位,清军粮道驿道参政,这个官主要是掌监察收粮及督押送粮食,还要供给军粮及管理全省粮仓。大致相当于粮食厅的厅长吧。但是古代是典型的农业社会,掌管粮食的官员其权利非常大。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看一本书叫《潜规则》说的是陕西粮道用麦壳换了国库几十万石麦子的故事。粮道的工资是两(),养廉银两(1000元)年收入为万,手下还有34名办事人员,每人年薪也是6两(2元)
第四,第五位:分守贵东道副使一员,分巡贵西道参议一员。这两个官职介于府和省之间,比厅级干部小,比局级干部大。俗称道台,工资两,养廉银两。年薪万。也有自己的办事机构25人,每人年薪6两。
前面说的是省衙门的官员,但是在贵阳办公。但是不受贵阳府的管理,说白了就是市政府和省政府的关系。下面我开始说贵阳府的情况。
贵阳府知府(相当于现在的贵阳市市长)工资两(元),养廉银0两(00),共计6元。知府下面的书办16人,没有国家工资。门子二人,每人工资6两(2元);步快16人,,皂隶12人,轿夫,伞夫7人,,禁卒4人,库子一人,斗级2人,也都是每人年薪6两(2元)。还有贵阳府下属机构,经历一人,掌管上下文移、出纳文书等工作。其工资40两(1元)养廉银60两(20元)共00元。经历下面又有书办一人,没工资,门子一人,皂隶两人,马夫一人,每人工资也是6两(2元)。教授一人,这个教授不是现在大学里的教授,而是掌管贵阳府教育和管理文庙的官员。大致相当于现在市教育局的局长职务。其年薪45两(元)没有养廉银,真是够低的。教授下属又有学书一人,没有工资。斋夫一人,工资12两(0元);膳夫一人,工资六两六钱六分六厘(元),训导一人,这个官职应该是给府学上课的老师。工资为40两(1元),没有养廉银,手下和机构配备和上面的教授一样。
贵筑县知县工资45两(元),养廉银两(元),知县的年薪为33万8千元。当时的贵筑知县管辖今天南明区大部分,云岩区和乌当区全部,因为负责管理省城,名义上和其他知县平级,实际上其权利和地位和待遇远远高于其他的知县。贵筑县下面管辖的书办10人,没有工资。门子2人,皂隶12人,民壮30人,禁卒2人,轿夫,伞夫7人,斗级2人,也都是每人年薪6两(2元)。知县管辖属官典史一人,其职责掌管衙门文书事务和管辖吏员,还管理缉捕盗贼,下乡收税等职务。大约相当于分管税务和政法的副县长,其工资是31两5钱2分(元)养廉银60两(20元),一共元。典史下面又有书办一人,没有工资。门子一人,皂隶2人,马夫一人,也都是每人年薪6两(2元)。贵筑知县下面还管辖,教谕一人,这个人是负责教育的,大致相当于县教育局局长。工资40两(1元)教谕下面又分配有学书一人,没有工资。斋夫一人,工资12两(0元);膳夫一人,工资六两六钱六分六厘(元),门子一人,工资6两。
定番州知州(相当于惠水县县长)工资80两(元)养廉银两(元)年薪共27万2千元。管辖的书办8人,没有工资。门子1人,皂隶6人,民壮15人,禁卒2人,轿夫,伞夫7人,斗级1人,也都是每人年薪6两(2元)。广顺知州(治所在黔南州长顺县广顺镇)与定番知州待遇机构一样
大塘州判(治所在黔南州平塘县大塘镇)工资45两(元)养廉银两(00元)年薪共9万8千元。管辖的书办4人,没有工资。门子1人,皂隶6人,禁卒2人,轿夫伞夫2人,斗级1人,也都是每人年薪6两(2元)。
罗斛州判(治所黔南州罗甸县),工资待遇同大塘州判,隶目工资是31两5钱2分(元)养廉银60两(20元),一共元。机构配置同贵筑县,儒学学政训导也和贵筑县的待遇一样。
修文县知县,龙里县知县,贵定县知县,开州知州工资都是45两(元),养廉银两(000元),年薪都是21万8千元。下面的典史,教谕,训导之类的机构和贵筑县一样。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古代官员的工资高的高得离谱,低的低得吓人。比如贵州巡抚年薪万,怎么看都不算低。但是下级官吏,比如说典史年薪只有3万元,勒紧裤腰带勉强能过,但是教谕更是只有元,这个怎么养活一家老小。皂隶和门子之类就不说了,一年的工资只有2元,老婆孩子吃土算了。但是你不要为古代人担心,下级官吏除了教谕这类清水衙门之外,那时候的教育局不管教材采购,学校招标等工作,自然没什么油水。其他职务虽然工资低,但是权利极大。比如说皂隶,专门负责下乡收税,维护社会治安,缉捕盗贼之类。你家的稻谷颗粒合不合格他说了算,要是他说不合格交了也是白交,怎么让他说合格,你懂的。还有缉捕盗贼,我说你是贼你就是贼,先把你关进大牢再说,拿钱来赎。还有巡抚大人下面的书办,牛气冲天,比知县还牛。要我传话通报?拿钱来。要我寄送文书?先拿钱来。至于我家老爷在不在家,那就看我的心情了,我说不在家你也没法。就像《红楼梦》小说里面的刘姥姥进荣国府,一个看门的小厮都能把你轻松拒之门外。
贵阳士绅大家庭知县的工资看起来也不算低,但实际上他们日子也不好过。上级三节两寿要送礼,要请客应酬,还得养一家老小。古代的知县除了正妻之外还有小妾,小妾还有孩子呢。一大家子七八口甚至十多口人靠一个人来养活。至于巡抚和学政之类日子稍微好过一点,但是他们每次赴任都要带上自己的幕僚机构,比如说师爷,书办这些人都是巡抚自己掏腰包养活。每年还得向上面送礼,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古代的行政机构配置都相对较少,一个省的巡抚衙门只有38个办事人员。当时贵州全省大概有七百多万人,这么点人都没有现在一个乡镇的人多。为了办事方便,很多情况下都是巡抚自己掏腰包请人,或是没有工资但是巡抚给下面的人当庇护伞,下面的皂隶依托这棵大树生存。形成盛衰兴亡的一幕幕不断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