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pf.39.net/bdfyy/tslf/
6月16日下午,第二场“我家这十年”大理州群众代表媒体见面会举行,6位群众代表分享了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下战胜困难、取得成就的奋斗故事,并与媒体记者进行交流互动。
6位群众代表分别是洱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退休职工李桂科,剑川县老君山镇新和村第五村民小组组长杨福才,鹤庆县西邑镇西邑村乔仁甸自然村村民寸双福,云龙县诺邓镇朝胜火腿加工厂副总经理张晶洁,永平县龙门乡大坪坦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育志,坤元(巍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柴进增。
见面会现场,6位群众代表介绍了自己和所在村组或公司的基本情况,讲述了治病救人、发展产业、艰苦创业等方面的故事,分享了“一生守护‘两个家’”“搬出穷山窝开启新生活”“从穷汉子变成小老板”“种下‘酸柠檬’过上‘甜日子’”等方面的心得,交流了用心用情服务特殊群体、艰苦创业振兴乡村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
在面对面交流中,6位群众代表用质朴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展示了我州广大群众在党和政府带领下,脱贫致富奔小康、创新创业振兴乡村的生动实践。
云南日报、春城晚报、云南法制报、大理日报、大理广播电视台、文旅头条以及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云龙县、巍山县融媒体中心等媒体的记者参加见面会。
洱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退休职工李桂科:
我有两个家,一个小家、一个大家。
小家有我和妻子、女儿、儿子和儿媳、一个孙女、一个孙子,现有家庭成员7人。多年来,我们一家和睦相处,相互支持。我们家年获大理州最美家庭、第七届云南省五好文明家庭称号,年获云南省文明家庭,年获大理州文明家庭。
大家,就是国家年在洱源县大山深处黑潓江边建成的山石屏麻风院,现在的山石屏村。我从年开始到现在,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把麻风病人及其家属当作自己的亲人,倾尽全力为麻风病患者治病、治心、治贫。多年来,我们这个大家庭经历了风风雨雨,我们修路架桥、解决用电问题、办小学、修建蓄水池、种核桃、发展养殖、绿化环境、发展生命关怀公益旅游……如今的山石屏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变成了“风景宜人”的幸福村。
我坚信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下,新时代的两个家一定会更加幸福,更加美好!
剑川县老君山镇新和村第五村民小组组长杨福才:
今天,我来讲讲我们易地搬迁前后的变化。搬迁前,我们新和村彝族社86户名群众世代分散居住在海拔米的老君山畜牧场、鸡脚箐、卓玛、八连丫口等8个山箐、9个山头中,山高坡陡、道路不畅、高寒冷凉、信息闭塞。山上没有一个卫生室,孩子上学不方便,山货运不出去,产业发展不起来。
搬迁后,我们住进索玛新村,村民住的是小洋楼、走的是宽石板路、喝的是甘甜的自来水,看病、上学非常方便,年轻人纷纷走出去打工。
村里发展林下经济作物,走上了一条良性循环的“绿色发展”之路,每户每年仅采菌一项就能收入一万多元。现在,我们还发展重楼种植。去年全村种植收获周期长达3年的重楼多亩,每公斤现在收购价已经高达多元,预计明年将会有一个好收成。
鹤庆县西邑镇西邑村乔仁甸自然村村民寸双福:
说起这十年,我家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十年间,我从穷小子变成了“小老板”,我家过上了小康生活。
年,我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依靠国家的扶贫政策,我开始种重楼,挖到了第一桶金。现在,重楼成为村里的一个新兴产业。我的重楼已经发展到一亩多,每年种子能卖两三万元。年依托马耳山的旅游资源,我开了家名叫天池山珍的农家乐,实现了“当老板”的梦。三年多来,我的农家乐接待了来自上海、昆明、下关、丽江等地的游客,收入一年比一年高。
我家在的乔仁甸村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进村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漆黑的夜晚,路灯照亮了整个村子。公共文化场所不断健全,村里有了法治文化园、形象广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场、仿古石墙、木栅栏等,整个村子显得古朴美丽,散发着无限活力。村民收入也进一步增加,农副产品外销越来越多,过去的“穷人甸”变成了如今的“幸福村”。
云龙县诺邓镇朝胜火腿加工厂副总经理张晶洁:
十年来,经历了创业的艰辛,但党委政府的温暖让我满怀信心;十年来,源于对传统诺邓火腿的情有独钟,我一直坚持不懈倍加努力;十年来,我心存感恩之心,带动当地群众一起致富,尽己所能回馈社会……
这十年,我深刻体会到党的领导是我们奋斗的最坚强后盾,是我们发展的最坚实底气。一路走来,我也深深感受到了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看到了农民生活变得越来越好,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奋斗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我要抓住云龙县大力发展火腿产业的机遇,努力成为一名县域电商,让诺邓火腿从工厂直接到人们的餐桌,让更多的人品尝到我们云龙的特色美食。
同时,我也要倡议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趋势之下,动员更多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才返乡创业,振兴乡村、建设美丽家乡,让家乡的农副产品走得更远。
永平县龙门乡大坪坦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育志:
说起我们大坪坦村这十年的变化,可以用“0到2万”和“到1万”两组数据来总结。“0到2万”是我们从没有1分水田到有了2万多亩茶园;“到1万”是我们从人均纯收入不足元增加到了1万多元。
大坪坦村这十年,是我们与全县其他74个村共同奋斗、一起发展的十年,作为见证大坪坦村发展历程的一份子,我感到十分自豪和骄傲。
我诚挚邀请在座的各位朋友,到我们永平大坪坦来,瞧一瞧“离天空最近的茶园”的万亩茶园风光;品一品高山生态茶、茶叶宴、董氏茶酒;来一场“天空为盟,茶园为誓,以茶之名,赴爱之约”的旅行!
坤元(巍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柴进增:
年5月,我进入牛街乡爱民村委会工作,平日的所见帮助我萌发了新型农业创业的思想。为实现心中所愿,我刻苦学习,走访了全国多个地方,掌握了丰富的种养理论知识,并于年3月进入云南农业大学深造。年,我县计划发展柠檬产业,结合牛街实施“归雁计划”。我在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创办了坤元(巍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香水柠檬作为主要种植产品。截至年5月,我的基地种植面积达4余亩。
作为巍山县牛街乡的一份子,我也将尽自己所能,通过“租地收入+务工收入+产业分红”等渠道,继续扩大生产,同时将带动成立新型农业主体3家,新增柠檬种植面积余亩,从分散经营转向有组织的规模化生产,解决了小农户跟大市场衔接不紧密的问题。结合自身优势,将产品通过鲜果食用、柠檬深加工、鲜果出口等方式,获取优质渠道,创建自身产品文化和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
他们讲述的故事里还有许多感人的细节您可扫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