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北边有两个下辖县,名字都取得很有意思。一个叫“修文”,一个叫“息烽”。从这两个县的名字来看,似乎都能够看到其背后有一段“金戈铁马、马革裹尸”的历史。因为从字面上来理解,自然会有“偃武修文”、“平息烽火”之意。本来先来聊聊修文,其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呢?
如今的修文县,也算是贵阳旅游产业一根重要的支柱。其旅游资源有王学圣地阳明洞、苏格兰牧场、六广河大峡谷、桃源河漂流、贵阳森林野生动物园、则溪、绿色石林、贵阳珍珠岛度假中心等地。其西面与金沙隔着六广河向往,;东面是与乌当区相邻;南面则是白云区、清镇市;北面就是贵阳的另外一个下辖县修文县。修文的地理位置是处于贵州省的中部,交通地理位置优越。
修文能够让人记住的第一个名字,应该是“龙场”。在明朝洪武年间,水西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女首领“奢香夫人”,奢香夫人承诏开辟龙场九驿,打通贵州各地的道路,让贵州和外界有着便捷的联系,这对贵州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开设驿道,龙场为首驿,龙场驿便在今天修文的龙场镇。
而到了明朝正德年间,明代的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思想家王守仁被贬至龙场,为龙场驿丞。而王守仁在在龙场悟道,悟出了“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其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也有人认为王阳明是一位可以和孔子比肩的圣人。而当初王阳明在修文居住的地方,如今称之为“阳明洞”,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修文的地理位置,在古代算得上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明朝末年,贵州、四川发生了长达数十年的奢安之乱,在贵州便是以水西的土司家族安邦彦为首联合各部攻打贵阳。水西只要跨过鸭池河,对贵阳城自然造成很大的威胁,在围攻贵阳十个月之后,最终明军还是平息了这场叛乱。
在平息安邦彦在贵州发动的这场叛乱之后,水西安氏土司家族退回鸭池河(六广河)以西,崇祯以防后患,便在龙场设敷勇卫,直接领导下辖的四个御千户所:修文所(今扎佐)、濯灵所、息烽所、于襄所。而“修文”的名字就是这么由来的,以前也只是一个卫所,是到了清朝时期撤卫并县,“敷勇卫”改成了“修文县”,一直沿用至今。
总的来说,笔者认为“修文”二字取得真好,无论哪朝哪代,只要有战争,苦的还是老百姓。这名字表达了老百姓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文治的渴望。而如今修文打造的旅游文化名片“修身之地、文化之乡”也是恰如其分。
对于修文,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