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田间地头五子登科映丰景

白癜风土方治疗办法 http://m.39.net/pf/a_4577572.html

数说丰收

年,贵阳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完成82.78万亩,种植特色农产品万亩,乡村旅游收入亿元,新增省级农业高效示范园区4个,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个,现代农业增加值占一产增加值比重提高到39%。   

年,贵阳市调减低效农作物30.82万亩,调增经济作物22.3万亩,建成2.5万亩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达到个;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达到个,“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带动15万农民增收致富;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个,农产品加工总产值亿元,现代农业增加值占一产增加值比重提高到42%。

年以来,全市完成低效作物调减22万亩,建成“果药茶”基地13.49万亩,2.5万亩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逐步建成投用。一季度一产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经济指标均实现正增长,全市家种养经营主体通过发展产业带动建档立卡户稳定增收。

开阳县禾丰乡富硒水稻丰收。 张尹 摄

提要

金秋九月,贵阳各地田间地头一片丰收盛景。高粱、水稻等农作物恣意舒展,农民开镰收割稻谷;梨子、猕猴桃、辣椒、黄瓜长势喜人,农民摘取果蔬,挥洒汗水,收获喜悦;村居小楼错落有致,房屋前后干净整洁,农民谈笑风生;食用菌基地、加工厂拔地而起,农民变“工人”……农村农业农民的改变凝聚于此,处处涌动着丰收的热潮,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乡村振兴景象。

贵阳市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调结构、转方式、促融合,不断提升全市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创机制、抓改革、惠民生、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农民尽享丰收成果。

“五子登科”稳增长

在息烽县养龙司镇高硐村刺梨基地,金灿灿的果子压弯了枝头,果农们正忙着采摘、装箱、外运。

“种了20亩刺梨,年挂果6亩,收入多元。年有10多亩挂果,收入3万多元。”高硐村村民组长邬忠仁算了一笔账,年刺梨收入至少是年的4倍。

“我们的刺梨味道好,肉质厚,吃起来香脆酸甜。”高硐村支书洪海说,年,村里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的组织方式,与贵州引利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收购协议,在保证产品品质前提下,公司以每斤1.5元至2.45元的价格保底收购。目前,该村种植刺梨余亩,产量吨,产值80万元。

建设蔬菜基地面积约10万亩,蔬菜经营主体家;果园面积突破万亩,年产果品量近35万吨;实现干茶产量1.49万吨,产值29亿元;中草药种植面积27.67万亩,中草药企业(合作社)81家;养殖奶牛1.2万头,年加工鲜奶10万吨……一连串耀眼数字的背后,是贵阳市推进“五子登科”产业打造现代都市农业助力农户增收的强劲动力。

贵阳市结合市民所需的菜篮子、果盘子、茶园子、药坝子和奶瓶子“五子登科”建设,重点发展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和生态畜牧六大主导产业,走出一条山地特色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道路。

以全市2.5万亩高标准蔬菜基地建设为重点,通过所有权固定分红、承包权保底分红、经营权阶梯分红等多元化的分红模式,最大限度让利于民,助农增收。全市个行政村全部建成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让所有贫困户均享受村集体资产带来的红利。

充分发挥大市场带动作用,贵阳市进一步深化“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全力推动农产品产销衔接,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脱贫攻坚以来,贵阳每年腾出万吨蔬菜、20万吨水果、90万头生猪、4万吨水产品销售空间,采购销售本省农副农产品;协调29所在筑高校与全省50余家重点农产品企业、农业合作社合作建立直供关系,销售农产品20余万吨。

民生兜底有保障

物阜民熙,安居乐业。物质生活实现了“五谷丰登”的同时,民生兜底也有了稳固保障。

白云区已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地区供水与城市供水“同质量、同标准、同服务”的目标,近10万农村人口自来水普及率达%;

开阳县共排查贫困户农村住房安全保障余户,对排查出的户住房未保障问题,已建立问题台账,正在进行整改。

息烽县积极搭建县、乡(镇)、村三级医疗体系,投资余万元完成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并实现辖区所有乡(镇)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

……

年4月以来,贵阳市抢抓“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窗口期,按照制定“两本账”,落实“双责任”的要求,通过成效考核、挂牌督战、暗访排查补短板、强弱项,全市录入省扶贫云系统问题台账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

全市饮水安全挂牌督战第一阶段排查出的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4个县(区)户人存在饮水安全隐患短板问题已全部解决销号。个农村分散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已全部完工,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6.95%。

学生资助应助尽助,落实“七长制”加强控辍保学,义务教育辍学学生保持“动态清零”。建档立卡户应保尽保、应助尽助,通过培训、轮班、顶岗,多措并举解决村医服务问题。

全面核查农村危房和透风漏雨情况,完成修文县户、开阳县8户农村动态新增危房改造以及修文县户、清镇市9户透风漏雨整治,强化动态监测,及时处置解决。

上岗就业不用愁

从农村到城市,辗转间,告别的是“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乡镇,迎来的是便民利民的幸福城镇新生活。

贵阳市高一格、快一步、深一层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先后在乌当区、花溪区、清镇市、修文县、开阳县等地规划建成9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年6月,全市易地扶贫搬迁户、90人全部搬迁入住,提前完成“十三五”期间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搬得进还要稳得住、能致富。紧紧围绕搬迁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贵阳市开展“共筑行动”,积极探索构建党员干部与搬迁群众长期结对的帮扶机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贵阳市大力实施就业扶贫、创业带动就业、技能培训促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四大工程,采取设立就业服务中心、举办专场招聘会、引进扶贫车间、开拓公益性岗位等多种方式,让搬迁群众可以就地就近就业。截至目前,所有安置点都建设了1个以上的扶贫车间,“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产业故事

修文猕猴桃:致富“金果果”

距离上市还有不到半个月,这几天修文县谷堡镇平滩村党支部书记黄良华在村里各个猕猴桃果园里转悠,检查猕猴桃最后的“冲刺”生长情况。

果园里,毛茸茸的棕色果实点缀在绿色藤条间,不时有采购商前来“验货”,村民们热情介绍年果园丰收的情况。

平滩村是修文县猕猴桃种植的核心区域,目前种有猕猴桃1.2万余亩。“修文野生猕猴桃资源丰富。”黄良华说,20世纪80年代末,农科人员根据修文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从当地野生猕猴桃资源中选育出贵长、贵丰、贵露、贵蜜4个猕猴桃新品种。当地群众选择晚熟的“贵长”,打好“时间差”,在10月市场猕猴桃销售殆尽的时候“悄然上市”,以酸甜适中、果味浓郁的高品质赢得消费者青睐。

9年,省委、省政府将修文县列为全省精品果业基地之一,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提出振兴猕猴桃产业,确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思路。这一年,在外打工多年的黄良华萌生回家种猕猴桃的想法。

“赶上大规模发展猕猴桃产业的好时代,T型架、滴灌器全由政府提供,果苗还有部分补助,加上修文猕猴桃远近闻名的口感,种植猕猴桃比在外面打工有奔头。”黄良华将打工的积蓄全部投入猕猴桃果园,陆续种植了亩猕猴桃。

“每年一到猕猴桃成熟期,来村里收购的果商特别多。我家每年猕猴桃产量有10万斤,卖给果商一部分,自己包装一部分在网上卖,县农投公司销售一部分,通过这三种渠道销售猕猴桃,年纯收入60万元以上。”黄良华说,年平滩村的猕猴桃还在枝头,就已被全国各地的商贩预订一空。

目前,修文全县种植猕猴桃16.7万亩,居全国第四位,贵州省第一位,覆盖10乡镇个行政村,年挂果面积10万亩,鲜果产量8万吨,综合产值22亿元。

为提升修文猕猴桃全产业链的功能效应,修文县围绕品种选育、质量提升、冷链运输、产品加工、分拣包装、市场营销、科技支撑等环节积极进取,成效显著。

在谷堡镇折溪村建立占地70亩的品种资源圃1个,拥有品种个。

制定并发布修文猕猴桃质量标准体系,完成绿色认证1.21万亩、有机认证0.87万亩,大数据物联网可追溯系统覆盖面积6万余亩,已建成省、市、县标准园和示范点个。

建成贮藏保鲜库集群,容量1.79万吨,拥有猕猴桃分拣线4条,年分拣能力万斤,培育精深加工企业3家,开发的猕猴桃果汁、果脯、脆片、果酒等走俏市场……

依托猕猴桃产业,修文县还建成7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4个贵阳市级农业园区、15个休闲观光产业园、4条美丽乡村示范带和88家精品客栈和休闲避暑度假农庄,乡村旅游方兴未艾。

息烽肉鸡:产业生机勃勃

“一只鸡”带动着全县近户鸡农致富,串联起全省各市州之间的肉鸡养殖、消费产业链。这只“鸡”就是息烽肉鸡。

每隔3个月左右,息烽县鹿窝镇胡广村肉鸡养殖户周孝的银行卡上,总是雷打不动地汇入5万元左右,这是息烽德康家禽养殖有限公司给他的购鸡款,作为一个已和德康家禽养殖公司合作6年多的养殖户,周孝每年养鸡的纯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

在胡广村,像周孝一样从事肉鸡养殖的农户有46户,年出栏肉鸡万羽,年纯收入近万元。

胡广村的肉鸡养殖是息烽县肉鸡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作为全省第二大肉鸡养殖基地县,目前,息烽县从事肉鸡产业的农户近户,其中养殖大户余户,年出栏肉鸡1万羽,养殖大户户均年收入5万元以上。

息烽县按照“政府统筹、企业带动、农民参与”发展思路,以园区为平台、企业为龙头、市场为导向、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推进肉鸡产业发展,建成以九庄镇、鹿窝镇为核心区,石硐镇、青山乡、养龙司镇、小寨坝镇等乡镇为辐射区的肉鸡养殖园区。

目前,园区内共有4家肉鸡养殖企业,通过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培训指导、统一物料供应、统一生产管理、统一回收销售的代养模式,4家企业分别与农户签订代养协议。农户依靠公司发展肉鸡养殖,实现少投入、少费力、少担风险和利润最大化。

“一年可以养3至4批鸡,在家门口就可以创业。年受到疫情影响,我第一批养了多羽,全年靠养鸡收入五六万元。鸡粪还可以卖钱,年卖鸡粪收入元。”九庄镇大槽村养殖户陈信伟说。

8年,息烽县通过招商引进德康家禽养殖公司,集品种研发、种苗繁育、饲料生产、肉鸡饲养、屠宰加工和食品生产为一体,多年来致力于打造鸡肉全产业链,该公司已建成4.8万套贵州地方优质鸡品种资源库、15万套肉鸡种繁中心和现代化孵化车间、年产3万吨和2万吨生物有机肥厂、年0万羽肉鸡交易中心、检化验中心和农民培训中心,以及息烽阳朗辣子鸡加工厂2个,实现“产+销”一条龙服务。

在德康家禽养殖公司等企业的助力下,年,息烽肉鸡园区列入市级农业园区创建;年5月,提升为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年,息烽被列入全省肉鸡产业“裂变式”发展重点县;年,息烽德康家禽养殖有限公司获农业部“年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称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1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