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记者节,贵阳日报传媒集团8位记者编辑

“看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报纸上;看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路上”“不是在采访,就是在采访的路上”……这就是我们在新闻行业里常说的俗语,也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人生轨迹。

11月8日,第22个中国记者节到来,记者编辑依旧无暇休息,记者奔赴一线采写最新鲜的新闻,编辑则在幕后默默地耕耘……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受众第一时间看到、听到新鲜出炉的新闻。

或许,融媒体时代到来,媒体平台发生了改变;或许,融媒体时代到来,受众获取新闻的渠道在变……但是以“新闻为本”的核心竞争力不会改变。记者编辑置身于融媒体时代,肩负着更光荣的使命,拥有更广阔的舞台,他们将践行“四力”,记录这个伟大的时代,继续讲好中国故事、贵州故事。

今天,我们把版面留给自己,贵阳日报传媒集团的8位记者编辑分享经历,为自己的前行再度鼓足斗志,不忘初心再出发!

党报评论员的第四年

潘朝选

不知不觉,成为贵阳日报的专职评论员,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四年,够上一个大学本科,这是一段不短的日子。在朋友们看来,写评论对我而言,可能早就驾轻就熟、立等可取。但事实上,我至今依然是一名充满敬畏的小学生,站在评论的门槛之前,伸长脑袋好奇地往广阔的世界探望。

成为党报评论员之前,我写过不少文章,出版过几本书,对党报评论工作也曾涉足,并不陌生。也一直认为,党报评论不难。说真的,肤浅了。记得刚到评论部,领导安排我写一篇短评,要求:不超过字。心想简单啊。但是一动手,就知道完了。我写东西向来很快,但这字却足足写了四个小时。字?我好像还没有开完头,字数就够了。

这还不算。平时写文章,都是由感而发,想写就写。但党报评论呢?熟悉的、喜欢的要写,不熟悉、不喜欢的也得写。有时候,丢过来一个完全陌生的选题,并且可能只有几个小时的时间就要交稿,也只能硬着头皮接住。在我感叹评论工作也不是那么好做的时候,一位朋友说:评论肯定不好搞啊,看看你们部门几位同志,哪个的头发不稀疏?

说起我们部门,就三个人。我、杨老师和小韦老师。

杨老师曾经是文学青年,写过不少优秀文学作品。他的评论常常融入各种文学手法,尤其注重文字推敲,他说:“每一篇文章,都要努力做到至少有那么一两句,或者某个用词,让自己觉得满意。”而小韦老师,则永远把观点和逻辑摆在第一位,力求精简。小韦老师的评论不偏不倚、观点独到,这可能是因为他有极好的专注度和对社会方方面面的深度了解。

当然,他们在党报评论岗位上之所以能够撑得起、稳得住,关键在于持续学习。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三张报纸:《人民日报》、《贵州日报》和《贵阳日报》。到评论部的第四年,我也基本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除了每天看报,还要充分了解这座城市的林林总总,在日常生活中去思考关于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对于评论,只有足够了解,才能有独到见解。

党报评论员的第四年,常常听到的一句话还是:“找原始材料来看。”几百字的背后,往往是一大堆资料的反复研习,是对整个新闻事实来龙去脉的全面了解。因为党报评论从来都不是“我以为”。这可能就是最大的感受和收获。

要有党报编辑担当

李定林

从事新闻工作已八年有余,我当记者写过宠物、跑过社区、对接过部门、跟过市领导,三年前被调到夜班编辑岗位。现在回想起来,工作中遇到的种种故事,都成为记忆深处最坚定的力量。

还记得在电话请教一位很难约的专家关于大数据的问题时,对方手机突然欠费断线,便马上为对方充值完成采访;在参加迎接党的十九大的“筑边行”采访时,顾不得腿刚拆掉石膏,一瘸一拐连续一周辗转在贵阳周边采访;当被安排跟市领导时,心中充满本领恐慌;当被调到夜班编辑部时,对黑夜充满恐惧……

在不同的工作岗位,我都接到过不少“硬任务”。每一位用心从事过新闻采编的人都知道,有些工作,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完成的。于我而言,如果认定是“硬任务”,只要还有时间、还有希望,就不得不想方设法去完成。相对于退而求其次带来的安全感,我更担心退缩会养成习惯。但话又说回来,一项采编工作成为“硬任务”,并不一定都是领导定义的。如果心正意诚,确实想把事情做好,自己也会将工作定义为“硬任务”。

如今,我已从事夜班编辑工作三年有余,做好这份工作不容易,尤其做好党报头版编辑工作更是“硬任务”,稍有差池,影响甚广。因此,我常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就怕出现难以弥补的错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熬夜伤身,常有朋友关心地劝我悠着点。我常想,既被组织安排到夜班编辑岗位,就要有这个岗位应有的担当,硬着头皮去完成这个“硬任务”。想当年,孔夫子顶着层层压力,删诗书,定礼乐,废寝忘食,述而不作,不知老之将至……这不是和我们夜班编辑的工作差不多么!

当好党报编辑非三寸大样之功

龙震宇

7月2日凌晨6点,在云岩区蔡家街,金牌罗记肠旺面的豆芽汤微开,员工正在为当天的“头汤面”做准备;50米开外的报业大厦24楼,我和同事正在进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大会”重大报道的收尾工作……半小时后,一碗热气腾腾的肠旺面端到我和同事的面前。尽管身体很疲惫,但我们仍兴奋地畅谈着这次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会,并享受美食带来的慰藉。

我是贵阳日报夜班编辑中心的一名编辑,在这个岗位已经工作三年了,这样的场景算是我的工作常态。

我仍记得自己到夜班编辑中心报到的时间是年8月1日。由于只有一年的记者工作经验,我的业务基础薄弱。所以,我来到夜班编辑中心的第一件事,就是虚心向主任和前辈请教。

在学习过程中,我对这份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做好党报编辑工作,必须思之又思、谨之又谨、细之又细,深感责任重大。

年8月5日,是我以编辑身份在《贵阳日报》这张报纸“留痕”的第一晚。这一晚,带给我的震撼无疑是巨大的。

当天晚上,值班主任安排我做时事版,尽管稿件采用的是新华社通稿,但选择什么样的稿件发头条、二条和尾条以及稿件适不适合发,对于我这个“菜鸟”编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为了快速成长,当好党报编辑,我利用业余时间查阅和学习《人民日报》、《贵州日报》以及一些优秀党报,并积极参与单位组织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

就这样,三年的时间过去了,我能明显感受到自己逐渐成长,工作时也自信了很多,编辑的版面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时事版、区县版、综合版、要闻版、头版。

如今,0.1毫米厚大样纸在我的办公桌上摞了三寸之高。但我清楚地知道,当好党报编辑,非三寸大样之功。自己离完全胜任《贵阳日报》编辑这份工作还有距离,需要继续锤炼自己。

坚定理想信念做好融媒体时代的耕耘者

吴剑平

时光从指间悄悄流逝,不知不觉已在新闻职业的道路上奔波了16年。

感谢这16年,这是我拥有最丰厚、最宝贵人生财富的16年,也是最辛苦、最开心的16年。

“晚报记者进社区”是我工作的起点,后来进入热线部,最终成为一名记者部专属记者。三年的记者生涯,我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笔耕不辍,推出了一篇篇鲜活的新闻稿件,也收获“十佳记者”的称号。这份荣誉,对我更多的是激励和鞭策。

记者是个“交浅言深”的职业,也为我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年转为《贵阳晚报》要闻部编辑,从下基层到固守阵地,我担负着重要职责与使命,把握正确导向、严把文稿质量、精耕报纸版面、策划主题报道等,涉猎时政新闻、社会新闻、文娱新闻、国内国际新闻、评论等领域,无数个日夜,无数个头条、无数个版面喜结硕果,获评“首席编辑”,荣获贵阳日报传媒集团“十佳媒体业务奖”、超构新闻奖特等奖、贵州新闻奖一等奖等多个荣誉……这些荣誉无疑是对我工作的肯定,也让我在新闻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今年调到《贵阳日报》编辑部,每天做新闻版、文化版,还参与了庆祝建党百年特刊、“强省会”行动、禁毒系列报道等专版的编辑工作,到日报短短数月,我的视野更加开阔,对未来有着更多的梦想与期许。

作为一名党员编辑,我将始终坚持以“48字方针”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定“四个意识”,以“较真”的态度处理每一篇稿件,做到精益求精,用“工匠精神”打造精品稿件、精品版面。

经历多种角色转换,我逐渐变成了一个“多面手”。近期,我还做了一个文化事业部的融媒方案。身处融媒体时代,我更深刻体会到融媒体时代的趋势和必要性,切身感觉到要学习的实在太多太多,也时时刻刻感受着前行的挑战和压力。

媒体融合大趋势之下,我将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做好融媒体时代的耕耘者!

守好媒体人的初心与使命

樊成琼

年大学毕业,我就来到贵阳日报传媒集团工作。“新闻记者”,是我结束自己大学生涯后的新身份,也是我一直为之奋斗的理想。

今年11月8日是第22个记者节,也是我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过的第9个属于自己的节日。

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我们忙碌的身影。在这9年里,我已数不清走过多少田间地头、乡村社区、企业工地;采访过多少人、书写了多少稿。9年风雨兼程,9年酸甜苦辣,9年淬炼成长,我完成了从一个“菜鸟”到“老兵”的蜕变。

很幸运,9年时间,我用笔尖记录了贵阳发展的点点滴滴,特别是我参与、见证了贵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

最感动的是,各级党委、政府为贫困户脱贫出列“扶上马、送一程”精准把脉、精准施策;

最难忘的是,各村各寨的蔬菜、水果、生猪、禽蛋、中药材等特色农业产业结出“致富果”;

最敬佩的是,为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一个个勇于担当、乐于奉献、苦干实干的乡村干部、驻村干部、“三农”工作者;

……

何其有幸,我能倾听他们的故事,书写他们的事迹,传播他们的精神。

何其有幸,我能记录贵阳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用新闻传播贵阳“三农”好故事,在最前沿见证贵阳发展的“十年黄金”。

新闻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与时代同频、与发展同步、与人民同声、与社会同向。我将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脚下有泥土,心中有人民,肩上有担当,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讲好贵州故事践行文化自信”的文化新闻小注脚

郑文丰

入职从事文化报道已逾十二载。历数其间亲炙的文化人、亲历的文化事,或许可当做黔地“讲好贵州故事,践行文化自信”的一个小注脚。

黔地“高端讲座”构建“精神高地”。年,“贵州知行讲坛”“贵阳国学大讲堂”开启筑城的市民讲坛之风。前者遍邀国内各学科前沿名家,新知、新见、新锐,最不缺的是一个“新”字;后者诚聘国学名家,博闻故知新见、承启上达下学,最要紧的是一“真”字。后又有“达德讲堂”,讲究“贵州人讲贵州史,贵州话说贵州事”,看重的是“认识我们脚下的土地”。这些高端讲座的人文追求,最终在“贵阳孔学堂传统文化公益讲座”熔于一炉,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精神格局,构建精神高地,践行文化自信。

贵州“文化老人”构筑“地方文化知识谱系”。作家戴冰老师曾说,“构建地方文化的知识谱系”,可以说是贵州三十年来影响最大,被付诸实践最多的文化命题。此言不虚,不论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贵州读本》《一个人的安顺》等著述,还是“前六百年未曾有,后一百年难再有”的大型文献集《贵州文库》,抑或是今年引发巨大学术回响的地方文化研究标志性成果《安顺城记》,都体现了“构建地方文化的知识谱系”的文化命题,都旨在讲好贵州故事,传播贵州好声音。而其背后,无不站立着一位位白发苍苍的“文化老人”,以及心向往之、力行之的后来者。

可盘点的自然还有很多。置身于这一系列的文化大事件中,我从一个报道者逐渐转向为参与者:着力从事黔地乡贤、文化老人的“新闻化”、“口述史”的采编与传播,地方文史、乡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形成了“新闻+文史+文献”的写作方向,即以“新闻”的视角,重新发现和传播本土历史文化;以“文史+文献”的素养,丰富“新闻”的内涵,在“新闻”“文史”“文献”三个领域取得了一些收获和心得。

谢谢这段岁月。

沐浴着荣光肩负着重任

张翼翔

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之后,不知不觉我看待事物的眼光也慢慢发生了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带着问题看事情,每每碰到一件事,想到的都是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样的原因?之后会怎么做?脑子里更会时常浮现出前辈说的“冲突出戏剧,对比出新闻。”原来,这些想法已经悄悄渗入我的生活,成为我与这个奇妙世界打交道的思维框架。

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与新闻结缘的日子,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新闻传播学中有好多理论,在没有接触新闻工作之前,“沉默螺旋”、“拟态环境”都只是一些宏大且抽象的概念,成为记者后,这些概念才化作身边的一草一木,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他们的存在。

从业数月,有苦累也有收获,面对这样那样的挫折,我仍旧幸运我选择了这份职业。从最开始忐忑的完成采访任务到现在想怎么样把新闻稿写得出彩,我想这是在这份职业中收获的成长。

作为一名新晋记者,我沐浴着记者这份荣光的同时,也深知肩上担负着重任。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祝奔走在各地的记者前辈们,节日快乐!

菜鸟记者的“初体验”

周芸

“你看你,嘴巴翘起来都能挂茶壶了。”这句话从小就听父亲念叨,没想到当了记者后竟又出现了!

我是记者队伍中入行刚满一年的“新兵”,在采写的稿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条让我烦恼了两个月的通讯稿。这事得从今年8月14日说起。

这天,修文县融媒体中心的总编对我说希望写一条关于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的稿件,并希望能上《贵阳日报》头版头条。这话一出,我就犯了难,对于初出茅庐的我来说,稿件能见报已是心满意足,要上头版头条,着实有些有心无力,但还是认认真真记下了这件事。然而在无人催促下,上“头版头条”这个事搁浅了近一个月,虽然无人怪罪,我的内心却惶惶不安。

8月30日,我拟定了采访提纲,并获得了修文县相关部门的认可。可因相关部门事务繁忙,采访的事宜延迟到了9月中旬。临近国庆节,我自己约了采访对象实地采访,离成稿又进了一步。

采访结束,我开始陷入一次次敲击键盘,一次次删除重写的循环。陈旧的笔记本电脑发出“滋滋滋”的嘲笑,突然黑了屏,我的样子就被映照了出来。这一刻,我才看清,“嘴巴翘起来都能挂茶壶了”原来是这般模样。

10月12日稿件成型,洋洋洒洒三千余字。10月18日,稿件见报——刊登在《贵阳日报》头版。

“头版头条”最终变为头版,有遗憾,但我仍收获满满——

做一名记者不容易,做个好记者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条路,我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3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