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网讯7月15日,虽然学生已结束课程、迎来暑假,但修文县扎佐镇中心小学的老师们仍然忙得不可开交。眼下,学校百米长的“中华文化长廊”,正准备改造为“心愿长廊”。“我们想鼓励学生把心愿、梦想写在卡片上,做成一个个‘风铃’挂上墙,希望他们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学校德育主任张琼说。
走进校园,古香古色的气息扑面而来。穿过阳明文化浮雕墙,干净的大操场上有篮球、足球、田径等运动设施,四周矗立着立德楼、树人楼、励志楼三栋教学楼。每栋教学楼,都有不同的主题,包括阳明文化、民族文化、特色美育等。
站在立德楼,放眼望去,学校的楼群比周围的居民住宅楼更具有现代感。但事实上,这座看起来并不老旧的学校,已有年的建校史。“明年,学校就岁了。”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洪国棚说,中心小学的前身名叫景阳书院,创建于年,一百多年来,学校几经改名,到年3月才正式更名为修文县扎佐镇中心小学。
修文县,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王阳明谪居、悟道、讲学的“王学圣地”。洪国棚说,沐浴着“王学”光芒的扎佐镇中心小学,经过多年的发展,也积淀下浓厚的文化底蕴,“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思想,是学校立德树人的底气和自信。
不仅如此,年,扎佐镇中心小学名列贵州首批“省级文明校园”,是贵阳市6所入围的中小学里唯一一所乡镇学校。这所乡镇小学还曾在年、年、年,拿下了全省十佳乡村学校少年宫的“三连冠”。
荣誉背后,靠的是什么?
“学校始终秉承‘走幸福教育之路,为学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工作思路。”洪国棚说,创建文明校园,就是要创建幸福校园,让老师幸福、学生幸福、家长幸福。
洪国棚说,教育指向未来,让教育成为幸福的事情,更能培养出幸福的人才,扎佐镇中心小学要打造“幸福教育”。只有围绕学生的特点、家庭的特点,针对性开展学校教育,才能让“幸福感”落地。
对学生,学校不但做好教学质量的把控,更注重提升行为规范。“每天上学,从校服穿着、少先队员敬队礼,到上课守纪律,出操快、静、齐,再到午餐收拾餐桌,放学后教室卫生保洁等,都进行细化管理。同时注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诚实守信品德教育等。”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王黔霞说。
对老师,每个新学期,也有一堂特别的“开学第一课”。这堂课上,老师们都要填写一张“立志卡”,写清楚这个学期“我要做什么、我要怎么做”。“小小的仪式,其实意在为老师点亮一盏远方的明灯,提醒老师们现在做的一切,就是在立德树人,是一名老师人生价值的体现。”张琼说。
对家长,每两周一次的“家校和合”学习交流会,已成为家长们的“充电沙龙”。交流会上,老师向家长发放亲子教育书籍,包括《正面管教》《少有人走的路》等,让家长相互交流教育心得体会。这样的“充电沙龙”,每学期举办8至10期,已连续举办四个学期。
马雪琴是学校一位二年级学生的家长,也是长期坚持参与学习交流会的家长之一。“从第一期到最近一期,我从来不落下。通过听课、读书,慢慢地我才了解到,原来教育娃娃要讲很多方法。”马雪琴说。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