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日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宣讲团(以下简称“宣讲团”)赴贵州省贵阳市、铜仁市、毕节市、遵义市等地开展党史宣讲实践与乡村振兴调研活动。
在中国人民大学贵州省校友会的支持与配合下,成员们深入贵州省各市、县(区)进行理论宣讲、调研考察,用生动的语言把党史国情讲活讲透,传承中国共产党百年红色基因,开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大课题走访调研,关心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议题,深刻体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以当代中国青年视角探析国家未来发展路线。
一、走进师生群众,讲好中国“故事”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宣讲团讲好历史、讲好故事、讲好理论,步入基层群众,以当代中国青年学子之视角,把我们党走过的艰难之路与取得的光辉成就讲给社会各界。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宣讲团深入基层乡镇、社区,结合时政热点,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推动党的理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讲师们结合地方实际,用群众听得懂、能明白的“土话、大白话”将宣讲内容真正“讲明讲透”。在贵州省修文县易地扶贫搬迁点和威宁县新发乡阿嘎社区,崔猛以红军长征时期“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引入,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心系人民、无私奉献的宗旨意识,鱼水交融、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活动要深入青年群体。宣讲团针对青少年群体特点和成长规律,创新宣讲形式,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党的伟大历程中感悟真理力量、发扬优良传统,厚植爱党爱国的真挚情感。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六完小、官舟中学,宣讲团讲理论、讲政策、讲故事,切实帮助基层教师领会党中央精神,强化基层教师队伍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党的理论政策深入基层。
二、赓续红色血脉,镌刻历史“印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宣讲团感悟历史、感悟初心、感悟党性,在红色革命圣地追寻先烈足迹,回望往昔艰难岁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在贵州省贵阳市团委有关同志的陪同下,宣讲团参访了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深切缅怀革命英烈,回溯艰苦卓绝、荡气回肠的革命历史,鼓舞斗志、指引方向。“我们正身处和平年代,着实难以想象当年我们党无数仁人志士在这里经历了什么样的苦难与折磨。”宣讲团成员王文泽如是说。
宣讲团来到遵义会议会址进行参访学习。宣讲团成员们听讲解、看图片、观实景,重温了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召开的有关历史细节。“这场影响中国革命走向的会议,史称遵义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开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革命老区焕新颜。贵州遵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座具有重大意义的城市,今天又成为了一座拥有活力、充满朝气、阔步迈向现代化的新城市,不仅在年实现了整体脱贫,同时又踏上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的协同发展道路。宣讲团成员林凡力认为,今天的遵义,不仅是一方红色热土,更是一个生机勃勃、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
三、步入乡村基层,探寻振兴“足迹”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宣讲团走出校园、走出书斋、走向基层,探寻经济社会发展之路。
在贵阳市修文县易地扶贫搬迁点,扶贫生产车间吸引了宣讲团成员的目光,“在家门口就能赚钱”的致富思路深受群众喜爱。作为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政策,易地搬迁最大的挑战在于,要解决好群众从原居住地搬出来后应该如何生活、如何过得比搬迁之前更好的问题,不做好这些工作,群众的生活质量就无法保障。在修文县党委的领导下,易地搬迁居委会制定详尽计划,招商引资,号召群众把闲暇时间利用起来,实现“下楼就能打工”致富梦。
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宣讲团紧跟中央精神和时事热点,组织开展“弘扬时代理论,迎接建党百年”系列活动,依托此次宣讲实践和调研考察活动,号召成员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基层学习调研,不断提升高校学生理论宣讲社团的工作实效。宣讲团提出要“讲”在基层、“研”在真处、“学”在课外、“用”在现实,建立了“讲、研、学、用”四位一体的宣讲实践和成员培养模式,要求成员要将所学所研与中国现实相结合,努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经过宣讲走访、实地调研,宣讲团成员们纷纷表示自己有幸身处一个伟大时代,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百年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人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法学等学科优势,立足理论宣讲基本盘,向社会各界积极发出人大学子的青年声音。(王文泽、林凡力、江烜)
来源:光明网
本文来源:杭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