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疯口碑怎么样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635657.html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实习记者吴仪彭典)在贵阳市周边的水果市场,总能听到商贩对消费者这样推销猕猴桃:“试试看,这是修文猕猴桃,包甜!”
事实上,消费者也很买账,一听是产自修文的猕猴桃,总会多买几斤,或送亲友,或自己食用。因甜份足、口感好,修文猕猴桃广受消费者喜爱。
记者一行到宏夏猕猴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了解产业发展情况
产于修文的猕猴桃,普遍如鸡蛋大小,外部附有绒毛,呈橄榄绿色,看着普通如“绿蛋”,吃起来却别有一番风味。可就是这个“表里不一”的“绿蛋”为深居大山的村民送来了脱贫致富的希望,成为了修文人引以为傲的颗颗“金蛋”。
7月25日,记者走进修文县谷堡镇的猕猴桃核心园区,看到满山遍野的梯形架上挂着日渐成熟的猕猴桃。
在葱葱郁郁的猕猴桃树枝下,黄良华仰着头,用手捏了捏藏在树叶间的猕猴桃,确认果实是正常生长后,又继续朝着园区深处走去。
谷堡镇是全县猕猴桃种植的核心区
作为谷堡镇猕猴桃种植大户,黄良华目前有亩地种植猕猴桃。而这亩地,也是曾经的20亩地发展扩大而来。
“过去,我挑着猕猴桃去城里卖,出价五角一斤都不一定卖得出去”,说到这时,黄良华无奈地笑了,因为那会的猕猴桃产量时好时坏,品质参差不齐,卖不起价,逼得他只好外出务工。
直到年,修文县重新振兴猕猴桃产业,决定把猕猴桃作为结构调整和促农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同步出台了有关政策措施,并在土地流转、苗木、架材等方面对猕猴桃种植进行补助,鼓励引导当地村民统一种植猕猴桃。
一场围绕猕猴桃产业振兴的革命热潮在修文掀起。远在浙江的黄良华知道,他该回家了!
返乡后,黄良华重拾旧业,却也难逃种植业的“泥淖”。
“和之前自己种植不一样。种植面积变大了,工作量也大,虽然投入的成本和精力变多,收益却不高。”黄良华说,由于种植方法和观念陈旧,自己的几十亩地的收成不尽如人意。
村中不止黄良华有这种困惑,其他村民更是无从下手。为解决种植难题,修文县定期组织村民参与种植知识技能培训,帮助村民树立科学管理种植观念,提升农技水平。
在各方努力下,山上的猕猴桃树日益葱郁,每年的产量节节攀升,村民的收入年年增长。
挂满枝头的修文猕猴桃
目前,全县种植猕猴桃16.7万亩,谷堡镇余户村民中,72%以上的村民参与种植猕猴桃。猕猴桃产量从年0多斤/亩到如今的多斤/亩,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从年的元左右提升到20万元左右。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猕猴桃在授粉、采摘时需要大量劳动力,因此,当地村民除了土地中的“绿蛋”能变现外,还能通进入合作社与基地务工获得工资。
“我们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进行产业园标准化管理种植,效率更高,附近的农户实现了增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返乡,改善了近年来村中缺少青壮年劳动力的状况。”修文县谷堡镇党委副书记陈万兵介绍,在此系统管理下,猕猴桃的售价从年的3元/斤上升到约6元/斤,市场前景广阔。
在产业园走访中,记者看到猕猴桃园地中,建设了由太阳板和全景监控构成的监测设备。
陈万兵指着设备解释道:“这是大数据物联网可追溯系统设备。目前已覆盖5万亩猕猴桃种植基地,实现了从种植生产端到采收、储存、深加工、销售的全履历可追溯,初步达成大数据对全县猕猴桃产业的智慧化管理。”
即将成熟的修文猕猴桃
“从我们产业园摘下的猕猴桃,是在大数据监测下科学种植,采用有机肥无污染培育,采摘后统一包装运到市场上售卖。”陈万兵骄傲地告诉记者,通过科学管理、生态种植、订单式售卖,修文猕猴桃已符合欧盟出口标准,远销俄罗斯、日本和东南亚等地。
这种“高大上”,具有科技感的猕猴桃已然是引领修文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的响亮名片,更是揣在当地村民荷包中一筐筐沉甸甸的“金蛋”。
看着满山日渐饱满成熟的猕猴桃,黄良华喜上眉梢,热情地向外界发出了来自修文谷堡镇的邀请:“9月就是猕猴桃成熟采摘的季节了,欢迎大家能来修文品尝新鲜可口的猕猴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