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县砥砺奋进再攀高峰天眼新闻

北京知名青春痘医院 http://pf.39.net/xwdt/210627/9113231.html

提要   年前,王阳明先生“龙场悟道”,创立了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核心精髓的心学体系,修文因此被称为“王学圣地”。年11月,修文解放,开启了经济社会发展新纪元。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修文人民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从解决群众温饱问题,到步入全面小康;从家庭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到现代化工厂设备,修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如今,人民群众衣、食、住、行有保障,生、老、病无担忧,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得到大幅度提升。   70年来,修文一步一个脚印,地方生产总值突破亿元。   修文县委书记孙华忠说,修文就像一面镜子,映照了时代变迁的风貌,展示了修文人民的智慧。   新中国成立伊始,修文百废待兴。年,花榔公社黄银生产队率先将集体耕地安排给社员种植夏收作物,拉开了全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幕;年,放宽工业企业自主权,迈出了全县工业体制改革第一步,马家桥铁厂成为县内首家股份合作企业;年,县信用联社组建,现在成为存款过百亿元的农村商业银行;年,取消粮食统购,充分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年,美国C-E矿产公司与三角山水泥厂联合组建四达矿产公司,成为修文县第一家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   如今,修文的“前进”牌轮胎、倍隆化工食品添加剂、木易精细陶瓷新材料、天龙摩擦刹车片、宇丰熔料化工产品等一批高端制造产品已走出国门,远销美国和英国、法国等欧盟国家;修文猕猴桃从“小野果”转型为“大品牌”,市场已基本覆盖国内一、二线城市,正逐步拓展海外市场。   70年,艰苦奋斗、砥砺前行,修文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抓建设,开拓进取谱新篇,换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年,修文县地方生产总值突破亿元,是年的倍、是年的倍,是年的21倍。年,修文县进入贵州省“经济强县”之列,年进入中国西部百强县行列。   今天的修文,正沿着现代化建设的道路阔步前进,不断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续写经济发展新篇章。年上半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元,在贵阳市排名第二。13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10项增速名列贵阳市前四,金融存、贷款余额增速排全市第一;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完成96亿元、4.2亿元,增速排全市第二;固定资产投资、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一产增加值增速排贵阳市第三;规上工业增加值、旅游总收入增速排贵阳市第四,高标准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任务。   70年来,从土里刨食到农业园区化、规模化、标准化、工业化、景区化发展。   解放初期,修文县农业基础薄弱,生产方式单一。年,离休干部马怀麟在谷堡镇(原乌栗乡)下硐村成立下硐村联合农场,从外地引进猕猴桃品种,当年种植亩,拉开了修文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序幕。目前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16.7万亩,居全国第四、全省第一;猕猴桃种植涉及全县10乡镇个行政村,参与种植的企业家、合作社个、农户余户,综合产值达20多亿元。   从锄头、镰刀、手推车等作为农业生产主要工具,畜力、人力作为主要动力,到不断引进和推广新型农机具,拖拉机、旋耕机、耕整机,机械动力替代了畜力、人力;农机户和农机服务组织从无到有;畜牧业从散养到规模化生态养殖转变;农业生产从人工监测到大数据快速准确监控。新中国成立以来,修文县农业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修文是全国猕猴桃产业大县、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全省最大的奶源基地、重要的生猪养殖基地和禽蛋基地。“修文猕猴桃”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荣获国家地理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荣誉;成功创建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立起以猕猴桃为主的大数据物联网可追溯系统,成功创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依托猕猴桃产业,修文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新中国成立70年,修文农业从单一的弱、小状态,发展为山上果园、山下菜园、园中畜场、种养并举、长短结合、生态循环、农旅一体的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形成科学、生态、循环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年,修文县农业总产值40.69亿元,是年的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元,是年的倍。   修文以“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精神,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斗志,奋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推进乡村振兴,谱写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秀美修文新篇章。   70年来,从缺吃少穿到不愁吃、不愁穿,教育、医疗、住房有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修文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抓细抓实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组织方式、资金筹措、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八要素”,实现了果、菜、畜、药四大产业覆盖全县所有乡村和60%以上的贫困户,基本实现“户户有增收产业,人人有脱贫门路”的目标。“十二五”期间,该县完成了大石、六屯、小箐、洒坪4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减少贫困人口人,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实现了整县脱贫。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深入推进,修文县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断完善,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寨寨通硬化路;农业灌溉能力不断提升,农村安全饮水率达95%以上,城乡水务一体化加快推进;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和综合电压合格率达99%以上;行政村无线网络覆盖率达%,自然村寨覆盖率达85%以上。   该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推进“春风行动”“夏秋攻势”和“五个专项治理”,着力打好“四场硬仗”,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按照“五步工作法”,量化细化目标,压紧压实责任,采取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一对一帮扶等举措,全县户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70年来,修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知行合一,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与获得感。   长期以来,修文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知行合一,通过切实解决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努力促进群众增收,不断加速社会治理、旅游、文化、公共卫生等事业发展。   社会治理大提升。修文坚持以群众工作总揽社会治理,以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抓手,按照整村推进、试点示范、全面提升的原则,坚持党建引领、平安和谐、绿色生态、创新发展、文明新风的理念,推进社区、乡村建设;将良知作为社会治理“善治”的人心依据,不断健全村(居)自治机制,致良知以“治心”,“知行合一”以“治行”,群众整体素质得到大幅提升;推进社会协同治理,减少社会矛盾,深化综合治理,构建起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公众参与、社会协同、法治保障”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城乡建设大跨越。数据显示,年,修文县城区面积不足0.7平方公里,年,修文城区面积达到13.5平方公里,未来将突破20平方公里;年,修文县管辖5个区(社)的集镇建设总面积只有2.8平方公里,村民住房简陋,有茅草房住户1.2万户,到年,修文管辖的10个乡镇集镇建设区总面积约为1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54.57%。   文化发展大繁荣。修文是阳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知行合一”的精神如涓涓流水滋润着一方百姓。70年来,建文化馆、文化室、组建“文工团”、花灯协会等,县乡村三级(两馆一站一中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络基本形成,以广播、电影、歌舞、戏曲等形式活跃在城乡,进行文化推广和普及。先后举办六届阳明文化节与两届“龙场论坛”,文化发展空前繁荣。   教育发展大提速。从年到年,修文县5年累计投资14亿元,实施教育工程70个,教育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是新中国成立到年以来总和的2.3倍。在年省政府对县党政主要领导和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核中获得了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年,修文县以全省第三名的成绩,获国家级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   公共卫生大发展。年,全县仅有医疗机构2个,医务人员12名、病床5张。如今修文全县共有各级医疗机构家,拥有开放床位数张。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全覆盖,先后获国家卫生县城、省级示范卫生监督局、省级基层卫生应急规范化达标县等荣誉。   旅游景区大变化。年5月,阳明洞正式对外开放,标志着修文旅游产业发展扬帆起航。通过30余年的发展,全县已建成开放阳明文化园、桃源河旅游景区、黔贵六广温泉、贵州森林野生动物园、贵阳高尔夫度假中心、苏格兰牧场、珍珠岛度假中心7个旅游景区(点)和数十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年,该县共接待游客.4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8亿元。   今天的修文更加开放,努力抢抓战略机遇,全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修文县委书记孙华忠说,修文是一个从“心”开始的地方,步入新时代,修文从“心”开始,就一定能更加开放。   作为贵阳“三县一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修文已成为贵阳经济快速增长、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板块,也是黔中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和川渝黔大通道的要塞,抢抓贵阳北拓发展的机遇,修文超前谋划,提出将坚持产城景文融合发展思路,构建大健康产业“医、养、健、管、游、食”产业链,优化教育、卫生、商贸物流等服务配套,提升城市文化内涵,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康的秀美修文。   “修文之美,美在文化、美在生态、美在资源、美在产业;修文之美,美在过去、美在现在、美在未来。今天的修文,发展机遇前所未有,恰逢其时。未来3至5年,修文将是省会城市贵阳北部产业的核心区,资源配置的重点区,人口转移的集聚区;修文将成为投资的宝地,旅游的胜地,养生的福地。”孙华忠对修文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激情。   对未来发展,修文提出以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服务业集聚区为重要抓手,主动承接国内外中高端消费制造业,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和特色小镇,构建“产城人”一体化发展格局,提升对外开放层次。   充分发挥修文在贵阳、遵义两大经济体中的纽带作用,面向贵阳中心城区,遵义近邻城市辐射区,加快同城化进程。积极主动承接中心城区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医药制造、新型建材、现代物流、专业市场等产业转移。   以智能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农产品深加工、新材料制造等产业为重点,主动开展招商,大力引进高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项目。     70年砥砺奋进,70年长歌未央。站在新时代、新起点,忆过往,百废待兴,群众艰苦奋斗;看今朝,青山绿水,人民幸福安康;谋未来,初心不忘,修文勇往直前。开放、开明、奋进的修文,未来发展前景无限。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王文忠张德全

编辑王泽堂

编审李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2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