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修文县 >> 修文县经济 >> 嵩州通览序

嵩州通览序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医生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69059.html

周明海先生撰写《嵩州通览》一书,行将付梓,向我索序,特写出以下三段文字,聊以充之。

“览”即观看,“通”则有总、广博、完整之意。《通览》作为一类书籍的名称,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

“览”作为书名使用,始见于战国秦汉。战国后期秦相吕不韦组织一些学者撰写了一部《吕氏春秋》,包含十二纪、八览和六论,记述先秦学术,资料极其丰富。因其书中有《有始》《孝行》《慎大》《先识》《审分》《审应》《离俗》《恃君》八览,故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不韦迁蜀,世传《吕览》”,以《吕览》指代《吕氏春秋》。此书属于杂家著作,被后世列入“诸子”书。

自魏晋南北朝以迄北宋,我国中原地区出现了几部以《皇览》《御览》为名的大型书籍,被后世称之为“类书”。

《皇览》修撰于三国时期曹魏的都城洛阳,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类书。魏文帝曹丕即位之初,即命王象、缪袭、刘邵、桓范、韦诞等人撰修《皇览》。领衔编纂《皇览》的是当时的领秘书监、河内(治今河南武陟)人王象。编纂此书的目的,则是“宜皇王之省览”?。自延康元年()开始编纂,历数岁而成,藏于秘府。此书规模宏大,共有一千多卷,分为40余部,每部数十篇,总计八百余万言。在编纂体例上,该书包括群言,区分义别,随类相从,依类划分,开创了古代类书编纂之先河。该书南朝梁时尚存卷,隋时仅存卷,约在隋末全部散失。

《修文殿御览》又称《玄州苑御览》或《圣寿堂御览》,编撰于北齐时的都城邺县(今河北临漳西南)。该书由祖挺建议修撰,阳修之、魏收、张雕等监修。南朝梁武帝时修纂有类书《华林遍略》卷,北齐亦存有副本。《修文殿御览》是以《华林遍略》为蓝本编修而成,全书凡卷,南宋时尚完整存在,似乎清初尚存,今已不见。

《太平御览》编撰于北宋时期的都城东京开封,初名《太平总类》,宋太宗下诏改为《太平御览》。参与本书编纂的有翰林学士李昉、扈蒙,左补阙知制诰李穆,太子少詹事汤悦等14人。编纂过程中又调入太子中允王克正、董淳、直史馆赵邻补阙。《太平御览》是根据《修文殿御览》《艺文类聚》《文思博要》等书编成,全书卷,分55门、类。如将附类加上,总共有类。因类目众多,且成于众人之手,书中有重复舛误之处。但所引之书多是整篇整段的文字,比较完善,因而富有学术价值。

以上三种类书,书名称《皇览》或《御览》,顾名思义,是专供帝王阅读以为治政鉴戒的书籍。其宗旨与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相同。

中国古代的史书贵“通”,故有《通史》《通典》《通考》《通志》《通鉴》之名,后来又有以《通览》为书名者,例如洛阳学者徐金星先生曾主持编写一部《河洛通览》,中州古籍出版社年出版,其撰写范围限于河洛地区。年,由袁行霈、陈进玉先生牵头,中央文史馆组织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文史馆编写一套《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各一卷,凡34卷,笔者曾作为《河南卷》的副主编和主要撰稿人参与其事。袁行霈先生在《总绪论》中说:“本书各卷都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对本地文化作纵向考察,下编则对本地文化分门别类重点地作横向的论述,纵横结合,以期更深入细致地阐明各地文化的状况。”?]该书强调“纵通”(上下贯通)和“横通”(分门别类全面阐述),体现了《通览》这类书籍的特点和要求。《通览》一类的书籍不象通史、类书、方志那样在体例上有严格要求,有一定之规,它在内容安排和写法上则相对自由。

嵩州乃今河南嵩县的古称。考嵩县政区沿革,夏商时为有崇国,西周营建都城洛邑曰成周,嵩县一带属京畿之地。春秋时期为晋国的阴地,及陆浑戎迁此,遂有“陆浑”之名,战国时属于韩国。秦置新城县,汉改称陆浑县。唐析陆浑县而增置伊阳县。五代又并陆浑县入伊阳县,北宋因之。金、元二代在今河南嵩县老城设嵩州,管辖四县四镇,即今嵩县、洛宁及宜阳、伊川部分地区。明清至今为嵩县。本书据金元时期的行政设置,称今嵩县为嵩州,亦无不可。

20世纪以来,在嵩县境内发现有距今年左右的乌稍岭遗址,其中有少量裴李岗文化遗存。沿河谷地带分布着丰富的仰韶、龙山文化遗址,例如桥北遗址、东窑遗址、南坡遗址、龟子山遗址、陆浑村遗址、老樊店遗址、高村遗址等,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在这一地区生活繁衍。县境内的“三涂山”见载于先秦文献,传说是禹娶涂山氏女和大会诸侯之地。禹会诸侯象征着统一王权的确立,是中国由古国进入王国时代的重要标志。

嵩县与其他县的最大不同,是它长期属于京畿或者都畿,历史地位重要。洛阳号称“十三朝古都”,是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时期的都城。嵩县位于洛阳西南,其间不过一百公里。嵩县作为畿辅地区,有许多名人在此活动,许多历史事件在此发生,一些发生在嵩县一带的重大事件甚至决定或改变了中原乃至全国的历史走向。

相传唐虞之际,鲧的封国“崇”就在今嵩县北。火神庙遗址和窑店遗址属于夏代后期的二里头文化遗存。辅佐商汤的名相伊尹出生并成长于嵩县所在的伊水流域,他“以滋味说汤”,并辅佐商汤灭亡了夏朝。

崇国经夏代延续到商代,成为商王朝的一个重要属国,商末为周文王所伐灭。《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说周文王“既伐于崇,作邑于丰。”周文王灭亡商王朝的重要与国崇之后,方将都城东迁于丰邑(今陕西西安),为周国的“翦商”大业奠定了初基。

春秋时期嵩县属于晋国的阴地,晋国与秦国将陆浑戎从瓜州(今甘肃敦煌一带)迁居于此,这是有文献记载的中国古代的一次重要的民族迁徙。近年考古工作者在伊川鸣皋镇(民国16年前属嵩县)徐阳村发现了陆浑戎的贵族墓地。居住在伊洛地区的陆浑戎等戎蛮人后来渐与华夏部族融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代华夏族与四裔族融合的先例。

由于洛阳是东周王朝的都城,嵩县一带为京畿地区,朝廷常派官员到此地采风。今嵩县与伊川交界处的九皋山就是洛阳附近的一座名山。《诗经·小雅·鹤鸣》以九皋山麓的自然风光起兴,云:“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嵩县程村为两程故里,是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晚年的居住地。程颢、程颐兄弟在西京洛阳、嵩县、伊川一带讲学著书,创建洛学学派,伊洛遂为理学名区。二程兄弟创建的学说,经过南宋朱熹的发展,称作程朱理学,成为元、明、清三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影响极为深远。

中华民国时期从嵩县走出的镇嵩军异军突起,成为辛亥革命时期河南、陕西的一支革命武装,后来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及二十路军,对当时中原地区的军事政治产生了较大影响。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嵩县多有战事发生,嵩县人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以上是嵩县历史文化的荦荦大端者。虽然挂一漏万,但已可说明嵩县历史悠久,大事迭出,名人代现,文化厚重,在洛阳市乃至河南省建立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事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虽然迄今已有多种《嵩县志》和具有开创性的《嵩县通史》问世,但嵩县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无疑仍有继续发掘、研究、弘扬的必要,于是《嵩州通览》一书又应运而出。

周明海先生早年就读于河南大学历史系,有较深厚的历史文化素养,对史学而言是科班出身,毕业后分配到家乡河南嵩县工作,长期担任中层领导。他满怀对桑梓的挚爱之情,致力于嵩县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数十年,收集整理了不少关于当地历史、地理方面的资料,先后编写《伊滨捡贝》《伊水涟漪》书稿,近年又参与《嵩县通史》的编写。《嵩县通史》付梓面世后,周明海先生又对旧稿进行修改和增删,着手编写嵩县山川地理、历史文化方面的书籍。作者对嵩县的历史文化了如指掌,谈起来如数家珍,写起来左右逢源,可谓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嵩州通览》书稿内容丰富,实现了纵贯与横通。该书除前面的综合部分和后面的附录外,以历史时期分为远古、上古、中古、近代、现代五个部分,可谓纵贯古今五千年,实现了纵通。查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以史前为远古,先秦(夏商周春秋战国)为上古,秦汉直至明清为中古,清末、民国为近代,《嵩州通览》历史分期与此大体相同。从横向看,《嵩州通览》全书篇目过百,洋洋洒洒四十余万言,内容涉及嵩县的山川地理和历史文化,包括名山大川、建置沿革、城镇、官宦、著名人物、历史事件、思想哲学、文学艺术、文物典故、教育、风俗等,做到了触类旁通,横向融通。一书在手,对嵩县的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几可一览无余。

《嵩州通览》布局谋篇自由,以一地、一人、一事成篇,集众篇而成书。每篇文字可长可短,语言则通俗流畅。比较而言,《嵩县通史》《嵩县志》等书因体例限制,不少相关内容难以记述,《嵩州通览》则可以容纳。《嵩州通览》前有图版,文中有插图,可谓图文并茂,增加了直观性。总之,全书集知识性、资料性、可读性为一身,可与《嵩县通史》《嵩县志》等地方史志书籍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周明海先生以一己之力,花费数年时间,完成《嵩州通览》一书的撰述,殊为不易,令人钦佩,该书得以出版,又可喜可贺。我们相信,该书面世后,一定会使广大读者进一步了解嵩县的历史文化,增进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从而为奔小康实现四化竭智尽力;而对于当地发展社会经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会有所裨益!

年9月1日于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